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及其与乡镇政府的关系(6)
2015-04-30 02:52
导读:3 詹姆斯.科尔曼着,邓方译:《社会的基础》,上册(北京:社会出版社,1990),页28。 6 〈福建省村委会一九九四年换届选举基本情况〉(福建省民政
3 詹姆斯.科尔曼着,邓方译:《社会的基础》,上册(北京:社会出版社,1990),页28。
6 〈福建省村委会一九九四年换届选举基本情况〉(福建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建设处,1994)。
7 例如,在犀溪村委会,一位候选人在演说中就曾向村民代表保证,如果他当选,将会为村民办六件实事:第一,修建新建中学的护坝;第二,修建通往新建中学的大桥;第三,修好犁头板当年学大寨运动中围溪造的上百亩农田的护坝;第四,修筑溪坪荡农田和民房的护坝;第五,保证三年内为锦山片的村道灌上水泥;第六,修通村库坑的机耕路。犀溪访问,1997年5月11日。
8 犀溪村调解档案。
9 犀溪访问,1997年5月14日。
10 Daniel Kelliher, " The Chinese Debate over Village Self-government", The China Journal, no. 37 (January 1997). Kelliher认为党支部与村委会职责不清以及二者交叉任职的情况会村民自治。
11 后坑访问,1997年4月。
14 与此不同,作为一种次级社会单位,国营工厂不可能由本厂工人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也是工厂里职代会流于形式的原因。参看张静:〈国营职工代表大会:一个案例〉(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系博士论文,1995)。
15 例如,在犀溪乡西浦村的1,271个选民中只有152人参与提名候选(占9%),犀溪乡先锋村1,879选民中只有158人参与候选人提名(占8.4%)。犀溪访问,1997年5月。
16 如1997年选举中,厦门巿五通村的主任初步候选人是12人,副主任初步候选人是30人,委员的初步候选人是61人。禾山访问,1997年4月。
17 犀溪访问,1997年5月15日。
18 郑永年认为改革加强了农民的组织性,实际上农民在很大程度上还缺乏组织自己的能力。见郑永年:〈乡村民主和中国进程〉,《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6年6月号。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9 犀溪访问,1997年5月。
20 「村主干」指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是村委会中专门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委员。
21 但乡镇党委的这种权力还是有限的。寿宁县某个乡1997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乡党委领导通过各种关系到某村里进行说服、疏通,希望党员们能投他们所信任的、但村民反映不很好的原村支部书记一票,让他连任。但他连委员也未选上,党员们说:因为他一旦选上,就有可能被任命为书记,所以干脆连委员也别让他上。
22 与福建省的情况不同,根据王振耀、汤晋苏等的调查,在少数地方(如辽宁义县)还采取下派乡镇政府干部到班子存在、需要整顿的行政村任村委会主任的做法。这实际上是人民公社时期旧有管理的残余。参见王振耀、汤普苏等:《中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制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23 徐勇也探讨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问题。见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7年8月号。
24 南阳访问,1997年5月11日。
25 犀溪访问,1997年5月5日。
26 犀溪访问,1997年5月7日。
27 犀溪访问,1997年5月13日。
28 彼德.布劳着,孙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页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