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6)

2015-05-12 01:12
导读:2、西部大开发要避免形成“新的西部”。当前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虽然讲不会象东部当年的发展一样,不会有特殊的政策,如特区,但是国家的投资和


2、西部大开发要避免形成“新的西部”。当前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虽然讲不会象东部当年的发展一样,不会有特殊的政策,如特区,但是国家的投资和项目的安排会有一定的倾向,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不要把中部地区又变成了“新的西部”,因为就发展而言,中部较西部更有起飞的条件。笔者的意思就是,国家在考虑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也应考虑整体效益最高,也就是讲,比虑同一单位的投资,在西部产生的收益就可能会比中部低。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度的安排上,既要突出西部大开发,也要注意发展中部的优势,使东中西共同发展。避免出现“新的西部”。要出现东中西共同发展,不是中央给多少钱、给多少项目这种简单的统筹安排,而是在制度的供给上统筹,不能再象当年发展东部一样,要有一种制度保证不会出现“新的西部”。

3、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要注意制度环境的培养。东部和西部之年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制度差距,虽然与中央的战略和改革策略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关键是制度环境适不适应新制度的运行。东部很多制度,西部也强行进行了移植,但是运行得并不理想。因此,要缩小东西部的制度差距主要是培养和优化制度环境,引导制度需求。

4、地方政府主导的中间扩散型制度创新作用大。东部发展实践表明,地方政府适时的制度安排是东部能够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各地的条件和经济基础相差很大,中央不可能设计出能保证各地都快速发展的统一制度体系。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的出台适合本地发展的制度。这就要求中央必须相应的给地方一定的权利,也必须有一定的激励制度。但是从目前看,这种权利和激励正在减少,也就是制度安排和创新的原动力减少,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很多权利收归中央,地方政府调控的空间越来越小;二是分税制以后,财政收入向中央政府集中过多,地方增收后所相对比较少,因此,地方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分税制立法权的统一性制约了地方的收入不能随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而逐步递增。税制改革以后,如农业税划归为地方税种,虽然刺激了地方政府对农业税的征收工作的积极性,但税种的划分中,地方税立法权依然在中央,地方财政即使再困难也不得自行开征新的税种。地方政府的收入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需要而增加,这就抑制的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各种执法部门和经济职能部门收归上级直管,一方面缩小了地方发展经济方面的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了地方的协调成本,由于素质问题和管理机制问题,可以这么说,这些部门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了。当然中央的想法是想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增加中央的财力、增加中央的权威。但是,必须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全国太大,既使是省来讲,也太大了,全国或者全省统一的、均衡的制度安排,没有地方政府的制度探索,来积累经验和教训,就不会有源源不断的制度创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缩小制度差距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亦步亦趋,要因地制宜。由于东西部制度环境大相径庭,东部地区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制度不见得在西部就会同样发挥作用,西部地区一定要借鉴东部地区的制度经验,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出符合西部发展的新制度。这就要求西部在制度安排上既要东部的制度,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适当超前,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亦步亦趋。

上一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合作经济体制创 下一篇: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分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