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的挑战与21世纪初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2)
2015-05-17 01:06
导读:第五,中国现有的外交战略是建立在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基础上的,但东南亚经济和拉美经济以及俄罗斯
第五,中国现有的外交战略是建立在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基础上的,但东南亚经济和拉美经济以及俄罗斯经济的大规模的危机,遏制了非西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势头,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由于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由于西方在信息和高科技领域的绝对优势的增加而进一步拉大,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和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内战和彼此间的战争,民族问题,灾害的困挠等则进一步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作为中国独立自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第三世界国家的作用下降;
第六,中国现有的外交战略是建立在以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上的,但近年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因李登辉的搅局大受影响,从李登辉访问美国到抛出特殊两国论,台湾当局的台独倾向越来越明显,以一国两制设想和平解决统一问题的战略构想的遭遇重大挑战。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必须始终以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为指导,以有利于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一最大最重要的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创造有利于中国的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目的,以邓小平的高度现实主义的立场和为指导,新情况,寻找新的思路,探索新的战略。
这种战略就是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中国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才能推行大国外交战略,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某一天某个指标(如综合国力超过美国,或人均国民产值达到多少)实现才是一个世界大国,在此之后才能实行大国外交。国民生产总值和国防开支指标很重要,是一个大国的根本和基础,但这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而如果按人均产值作为唯一标准,恐怕中国永远也成不了世界大国。中国当然现在综合国力并不很强,不必过高估计中国国力,但也不必过低估计中国。外交战略和外交意识如何,也是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同等国力的情况下,一个好的外交战略,可以提升本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而一个不好的外交战略,可能削弱本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首先,中国是否是一个世界大国,不仅要看经济实力,人均水平,而且也要看其在国际局势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可以说,在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外交上的指标,中国如果在国际事务中不能发挥重大作用,以一种孤立主义的角色来定位自己在国际事务的作用,就不会是一个世界大国。正如有些国家虽然有仅次于美国的综合国力,但不一定就是世界大国一样。同时,实行大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恰恰是增加中国的综合国力,是为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总目标,为中国尽快成长为一个
世界经济大国的总目标服务的,它要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其次,中国现在是一个已经具备一定综合实力基础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市场,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已经具备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定条件,并已经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连法国英国这样的综合国力并不算很强的国家都能以世界大国身份发挥重要作用,连俄罗斯的这样的处于人类上罕见的大衰退中的国家都能实行大国外交,为什么中国不能?第四,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并不意味着中国关注全世界所有地区和国家的事情。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东亚地区为重点,更多关注东亚地区的国际事务,第二阶段,以东亚为支持,在世界事务和其他区域的事务上发挥相应的作用。中国在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作用,表明中国作为东亚区域大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时机已经开始成熟。过去中国的外交缺乏明确的大国外交战略的指导,在一些本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上相对较为谨慎,如果定位为大国外交战略,相信中国可以在东亚地区事务上影响会更大。第五,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并不意味着要与美国进行对抗。其实,无论中国是否实行大国外交,都要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尤其是当这种霸权和强权涉及到中国直接的国家利益的时候,但反霸不是中国的外交战略,而只是实现中国外交目标的一个手段和方法,中国实行大国外交也不并把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作为主要目标。大国外交战略即不是当头与美国对抗的外交,也不是需要中国作巨大的民族牺牲,以对外国进行大量援助来换取大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