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政治思想中的伦理际遇(9)
2015-06-23 01:00
导读:这种平等 ,最足以维护既合乎正义原则又有效率的分配原则 ,使优越者满足的同时 ,“对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最为有利”。为此 ,他对正义的程序设置很注重
这种平等 ,最足以维护既合乎正义原则又有效率的分配原则 ,使优越者满足的同时 ,“对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最为有利”。为此 ,他对正义的程序设置很注重。并认为 ,由于民主的平等承认人的先天能力差异 ,又要求解除各种约束人们能力发展的社会限制 ,使人们享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尽力消除造成人们才能差异的社会根源和差异 ,它可以促使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正义标准与正义程序的统一。
罗尔斯对“理想意义上”的正义原则系统进行了设计 ,“背后”的问题便凸显而出 :正义原则的应用与操作。取决于正义问题的复杂性 ,他将正义原则的应用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正义程序的理想设计。这关涉正义社会形成的理想可能性。第二阶段则挑选理想设计中实际可行的、最可能导致正义而有效的“立法程序”,使正义原则的程序设置进至适合于自身特殊情况的社会之正义的宪法制度的具体制订阶段。第三阶段从正义的立法角度来“评价法律和政策的正义”,使正义原则体现在社会制定的各种具体规章、政策之中 ,尤其使正义的第二原则落实于社会分工组织及其政策之中。第四阶段为公民把体现于立法和制度之中的正义原则及其具体规范运用于各自的特殊情形和行为之中 ,并使大家普遍遵守这些原则和规范的具体操作问题。四个阶段 ,从前提准备到体现正义第一原则 ,再到体现正义第二原则 ,最后到实现社会正义 ,“无知之幕”徐徐拉开 ,正义知识不断深化 ,正义原则的优先性原理内蕴一一展现。在此中 ,自由与限制的关系“理顺”了。一方面 ,无限制的自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由 ;另一方面 ,限制自由的目的必须是为了维护自由权利本身。体现为政治上的自由 ,它表现为一种由宪法保障的平权与平等参与的正义程序。体现为经济上的自由平等 ,则表现为经济运行的自由市场体系 ,使正义原则与效率原则统一。但在此 ,“合法期待”,与“道德应得”是不能混合的。而面对这种政—经扣合的社会正义格局 ,公民亦应当在正义背景之下 ,自愿接受相应制度的利益与机会 ,从而履行“支持并推进正义制度”的“自然义务” ,表现自己的忠诚 ,并正当地运用“非暴力反抗”、“良心拒斥” ,来保证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得以在实际运行的社会过程中落实。经过一番繁复的推论 ,罗尔斯对优先性进行了“词典式序列”定位 ,对第一原则和第二原则 ,以及第一优先原则 (自由的优先性 )与第二优先原则(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 )进行了更精确的表述。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罗尔斯对正义原则及其应用与操作做了系统阐释之后 ,合逻辑地要对其道德价值进行解释。为此 ,他提出了与“作为公平的正义”匹配的“作为合理性的善”。罗尔斯对善作了定义 ,并把某物或某行为的A具备善X性质的充分条件规定为人K根据其环境、能力和生活计划 (目的系统 )而对X的需要之合理性。其中 ,人的生活计划决定着人的需要是否合理。合理的生活计划 ,既要求与合理的选择原则一致 ,对其有效手段、包容性和较大可能性加以确认 ;又要求建立在审慎的合理性基础上 ,即建立在人们根据自身的特殊需求和兴趣作出选择的基础上。由此 ,达成个人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善。进而 ,达到个人最高的善——自尊。从而 ,既对善有可靠的确信 ,也对自己的能力怀抱信心 ,在一个人们相互尊重的适宜环境里表现此种善。在陈述个人善的内容之后 ,罗尔斯对正义概念与善概念进行了比较。一方面 ,以正义概念的初级性、共同一致性和普遍性特征 ,将其与善概念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特征相区别。另一方面 ,又通过正义原则的道德心理基础之探讨 ,对正义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依于人的理性而生长的道德感 ,尤其是对“权威道德”、“社团道德”之后的“原则道德”做了分析。指出以对人类的爱 ,对正义原则的执着和对自我的约束为特征的原则道德 ,构成为人类最持久的正义感之道德倾向。从而使道德原则成为有实质内容的普遍形式 ,既与人类之爱紧密相联 ,又与人类本性恰相吻合。在此 ,正义原则与道德原则 ,正义感与道德感 ,相辅相成。正义论的道德价值基础宽广而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