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科学发展观 行课题化审计(7)
2016-03-31 01:02
导读:3. 强制性决定。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题目作出的处理处罚法律文书,被审单位必须执行,不能讨价还价。 4.时效性简报。是审计机关在审计中
3. 强制性决定。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题目作出的处理处罚法律文书,被审单位必须执行,不能讨价还价。
4.时效性简报。是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的典型个案或先进经验作出的客观反映。一般用“动态信息或要情信息”反映。对审计中发现的题目或经验及时反馈,可以向上级部分提供决策依据,以便采取措施遏制题目蔓延或宣传先进典型指导面上工作。
(三)结论报告转化及效应
努力促进审计信息社会化。实现“软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向政策、法规转化,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转化形式有:
1.综合成果——课题报告学术化。对审计中发现的题目,在深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细致剖析影响效益发挥的各种因素,分清主要予盾与次要矛盾,从发现“是什么”开始,在分析“怎么样、为什么”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怎么办”的题目,真正使我们的审计报告成为审计工作成果的载体,成为执法力度的展示产品,成为服务决策的“顾问”,力争使其体现审计思维的前瞻性,体现审计意见的建设性,体现审计远景的光明性。成果可以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的形式在有关报纸与学术
期刊上发表或在有关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交流,以指导治理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假如我们通过审计调研,镇密分析,认真研究得来的成果,足以能够对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宏观调控的决策系统产生影响,那我们还用讨论审计的地位吗?还怕审计工作无作为吗?
2. 动态成果——情况反馈信息化。审计中留意发现有关改革政策、制度等宏观调控措施执行过程中创造出的好经验或存在的典型性、普通性、倾向性题目,要坚持“边审计、边反馈”的原则,通过“审计信息专报”及时地向党政决策部分反映,以便让上级及时把握情况,推广好经验指导工作,防止题目蔓延,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 建议成果——建言献策制度化。审计中形成的建设性意见、措施、办法、对策等可以专题报告或建议的形式,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及时向上级决策部分反馈,促使审计对策转化为
规章制度调控经济运行。
4. 纠错成果——查弊过程案例化。对审计中发现的典型性、苗头性、普遍性违法违纪题目,要及时梳理,认真总结,择其要点,分层解读,将发现的疑点、跟踪追查、谜团重围、案情突破、柳暗花明、水落石出直至原形毕露全过程编写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在有关媒体表露或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展现,以达到总结审计经验,服务审计教学,启示审计新兵之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政斌.审计立项课题化初探[J] .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