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内控制度:概念界定与设计思路(5)
2017-08-25 04:57
导读:制,并当作财务部分“自娱自乐”节目。另一个缺陷在上文已经指出,即在设计内控制度时,很少有人站在企业态度上考虑如何执行内控制度、实现内控制度的
制,并当作财务部分“自娱自乐”节目。另一个缺陷在上文已经指出,即在设计内控制度时,很少有人站在企业态度上考虑如何执行内控制度、实现内控制度的目标的。我们以为,在动态上,内控制度不仅包括制定,而且包括执行,对执行情况的计量或测试、对计量或测试结果的和报告,根据偏差进行整改(包括预先设定赏罚制度和
整改方案,修订内控制度)等。这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结构或系统,可由图2表示。
图2:内控制度过程循环的动态结构图
根据图2提供的思路,在设计内控制度时可以作如下考虑:1 与上述相同,内控制度的设计首先考虑企业的愿景、战略和目标。据此设计好内控制度之后,便是内控制度的执行。但对控制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往执行内控制度,而是保证执行者实现内控制度的目标。
2 实现内控目标的第一步是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计量或测试。诚如上述,全部内控制度的项目可以分成执行结果可计量和不可计量的两类。对可计量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计量通常由会计核算、结算和统计等途径取得,例如预算执行结果就可以从会计核算的结果得到。对不可计量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计量通常由测试表来取得,例如对公司印鉴使用控制制度的测试就必须按照该制度的要求设计问卷调查表,来了解该制度的执行情况。应该说,一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往往可计量部分和不可计量部分并存。在这里,我们统统用测试表来表示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计量或测试。
就操纵层面而言,一家企业内控制度的测试可以分成综合测试和单项测试。前者是对全部内控制度项目的测试,在现代企业中这主要是团体公司总部对子公司或二级经营单位内控制度的总体执行情况的测试,其测试表的结构按照COSO报告的整体框架设计;后者是对一个内控制度项目或一个相关的单位的测试,其测试表的结构也是按照COSO报告的整体框架设计。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 实现内控目标的第二步是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计量或测试的结果与内控制度进行比较,然后做出项判定:
(1)测试结果是否与内控制度相符?假如相符,控制者不做任何干预,由执行者或被控者照常继续执行;假如不相符,则过渡到下一个判定。
(2)偏差是否可以接受?假如可以接受,控制者不做任何干预,由执行者或被控者照常继续执行;假如不可接受,则过渡到下一个判定。
(3)内控制度是否符合实际?假如符合,偏差则导源于执行者,应进一步分析偏差的原因,拟定纠偏措施,并向控制者提供测试报告,控制者依据测试报告采取纠偏行动,干预执行者的执行过程。假如不相符,偏差则导源于内控制度,控制者则应采取修正或补充内控制度的行动。为了形象理解控制者纠偏的过程,显现控制的地位,我们用图3予以说明。
4 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测试报告作为一种媒介,将控制者和执行者、总经理的监视和下属的现场运作巧妙地连接起来,其重要性是不问可知的。有两个题目在设计时要特别留意:
(1)测试报告至少分成两种:一是对测试结果的汇总和具体分析,称为明细报告,留在内控部分备查;二是在明细报告基础上编制的报告,称为简式报告,要定期报告给总经理。
(2)测试报告结构应该与测试表保持一致,也就是COSO报告的整体框架。其中应就每个要素进行评估,特别说明造成制度与制度执行情况之间偏差的动因。
5 控制者依据测试报告采取纠偏行动有两种含义:
(1)直接干预,即控制者直接和强制性地要求执行者用控制者指定的行动方式取代原有的行动方式。例如规定用办公室电话打长途必须登记,但因执行不严,致使电话费上升。其矫正措施可能是将电话上锁,钥匙由专人保管,强制性地让打长途的人进行登记。
(2)间接干预,即控制者制定和坚持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制度“准自动化”地矫正执行者的行为。仍以电话费为例,控制者可以规定该办公室长途电话费超过100元部分由办公室成员承担50%。除非办公室成员不喜欢钱,不然,他肯定会自动调整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