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合学源流的考察(2)

2013-08-03 01:18
导读:荀子和《易传》一样,继承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认为“列星随旋,日月递zhào@③,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

荀子和《易传》一样,继承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认为“列星随旋,日月递zhào@③,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 年版, 第270页)“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新注》,第322页)。天地之间的万物千差万别,却都是各自获得和合而生生不息,假如没有和合,那末列星、日月、阴阳、风雨都不能随旋、递zhào@③、大化、博施。从这个意义上说,万物的化生、 生存和运动变化,都是和合的使然,这种和的有序性、创生性,可称之为“神”,也是礼的体现。“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同上,第313页),合就是和合。

万物之所以能各得其和以生,是由于有“分”。从水火到草木到禽兽再到人,即从有气→有生→有知→有义的过程。人之所以有义,在于能群;之所以能群,在于有分。“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王制》,《荀子新注》,第127 页)有分即有差异、分别、对待,这是和合的前提,若无分,何以和合;若无和合,何以讲分?由水火草水等万物而推及礼仪制度、。

和合在人的精神情感方面的体现,譬如“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gé@④诡yì@⑤ài@⑥而不能无时至焉。故人之欢欣和合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gé@④诡yì@⑤而有所至矣。”(《荀子新注》第329 页)祭祀作为人的心意和思慕情感的寄托,在人们欢乐和合的时候,使人们受感动而哀思自己的双亲或君主,若没有祭祀这种形式,人们的哀思就不能表达而只能把哀思积集在心中。和合的氛围能唤起人们思念父母之情。荀子认为,与祭祀相似,都是主体人内心情感的发动,以调整人内心各种思想情感的变化。譬如在祖宗的宗庙中听音乐,使君臣上下“和敬”,在家内听音乐,使父子兄弟“和亲”,在族党内听音乐,使少长“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荀子新注》第333页)音乐要审定一个中音作为乐调和谐、和合的基本音,再配合各种乐器,合奏成一支和谐的乐曲。这种和谐、和合的和谐、和合的乐曲,沟通了宗庙、乡里、家庭内部人们的情感,唤起了追祀祖先的情思,增强了宗庙、乡里、家庭凝聚、团聚的力度。

在荀子看来,和合是音乐根本精神的体现。“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荀子新注》,第338 页)音乐形式所表现的是蕴涵于这种形式之中的一种永恒不变的内容,这就是和合。其实,和合既是音乐形式的外在呈现,亦是音乐内涵的精蕴。和合贯通于音乐的内外。和合犹如社会中礼所体现永恒不可易的根本原则一样,这里“和”与“理”相对应,具有形上学的品性。虽然和与礼有区别,但礼亦以和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审节而不和,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同上书,第444页)。审察礼仪制度而不和谐、和合,就不成其为礼,因而礼这种形式或现象,必须以和谐、和合为标准,来审察一切。这样,和合便具有一种超越性和形上性。

法家韩非从不同角度论和。“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毕随,竽唱则诸乐皆和。”(《解老》,《韩子浅解》,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65—166页)音乐是多种乐器和谐地合奏,这与荀子《乐论》思想相近,但合奏必有一乐器为主,其他乐器的演奏都以与某一乐器相和应,强调主与从、唱与和的关系,这在荀子的《乐论》中并不明显。韩非和的内涵,一是指一种主体人内在的情感或心态,“积德而后神静,神静而后和多,和多而后计得,计得而后能御万物”(同上,第150页)。和是指无喜怒、无哀乐的冲和心态,这是从内在说;二是从外在说,和是一种和气,“孔窍虚,则和气日入。故曰:‘重积德’。夫能合故德不去,新和气日至者,蚤服者也”。(同上,第150页)孔窍可指五官,五官空虚就能与外在的和气无碍。

《吕氏春秋》与《荀子》一样,把合作为万物产生的根源。“夫物合而成,离而生。知合知成,知离知生,则天地平矣”(《有始》,《吕氏春秋校释》卷十三,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657页),这里合是指天地阴阳的和合,如父母的结合,形成婴儿之体;离是指一物脱离另一物而独立,如婴儿脱离母体而生。若无和合而成,哪来离而生。这是天地自然变化的常道。“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大乐》,《吕氏春秋校释》卷五,第255页)“合而成章”,汉高诱注:“章犹形也”,即合而成物之形。合成离生,离生合成,相互变化,呈一规律性的现象。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吕氏春秋》所说的合,实乃和合。“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径也。”(《有始》,同上书卷十三,第657页)吕氏天地有初始的说法,与对于天地有无初始的追根究底的诘难异趣,天地阳阴微而生物,塞以成形。生的大道是两个对立事物的合和。这是对生命、生存的关怀,也是对如何生的追根究底。生的穷究,便是和合,有和合,然后有生成。有对待、有分离、有差异,才有和合的精神。

《吕氏春秋》认为对声色之美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所使然。“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大乐》,同上书,卷五,第256页), “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同上书,第255 页)。这是从音乐发生的角度,回答如何发生的问题。音乐是各种不同的乐器,奏出的各种不同声音的和合,才构成一曲美妙的、和谐的交响乐。之所以构成和声,是由各种乐器所演奏的声音的适宜。音乐的功能在达到心境和平,“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适音》,《吕氏春秋校释》卷五,第272页)。欢乐的获得不取决于对象本身,而是取决于主体自身的心境。音乐的任务在于调整主体人心,使人心境愉悦,人心愉悦也需要音乐的和平,和平又出于公道。主体在和平的心境状态下,才能对美声的感受而形成美感效应。当然吕氏亦不否定外在因素,心有适,乐亦有适。“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乐无太,平和者是也。”(同上,第273页),乐器的音量大不过钧,重不过石,无过于制,这便是适;若过于制,刺激人的生理感官,引起不适,便不是衷音。衷音是不越过制,恰到好处的适,使主客体和合一致。音乐的和声能陶冶道德情操,“故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乐和而民乡方矣”(《音初》,《吕氏春秋校释》卷六,第335—336页》。)音乐在对人的潜移默化中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水准,调整人的平衡、和谐。

先秦作为中国思想元始阶段,不仅提出了和合概念范畴,而且管子、儒道、墨法各家对和合范畴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合不仅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据和纷纭复杂事物现象后面的存有,而且是社会主体、道德、、日用交往活动的准则、原则、原理和主体人心理感受、情感愉悦、身心协调的尺度。管子的和合是作为蓄养道与德,即形上学层次和实践道德层次两方面目标的追求,他与墨子把和合作为社会和谐安定的调节剂和家庭社会不分裂的聚合剂的工具价值层面来看有异。和合是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价值目标的追求,为达此目标,而经诸多中介环节,以达天人、主客的和合统一。如果儒家和合是人为的,那末的和合是无为的,天地自然便存有天和与人和、天合与人合的天乐与人乐。这种和合具有形上学的义蕴,而与儒家重和合的实用层面义蕴有别。法家的和合强调有主有从、有唱有和的和合,缺乏平等的原则。《吕氏春秋》的“和出于适”,是对于和合的平等的追求,适的衷音是对于注重钧石、大小、轻重任何一方面的排斥和调整,以追求和合的境界。对于音乐来说,和合是音乐根本精神的体现,得到众家的认同,这是人们对音乐功能的认识。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二、合和父子百物化

上一篇: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