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给圣勋,因为他深切体会到用粤语发声的不可能性
「我必须承认我在自己的国家里,尽管付出了一切努力,还是听不懂你讲的那种语言的一个词。」(陈永国编2003:127;Deleuze & Guattari 1986: 94n25)对于一个在香港长大,自小以粤语阅读、写作、诵读和学习中文的学生来说,这句话无疑是感人的。问题不是你最终能否讲得一口流利的国语,而是你从一开始便被拋进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到,国语的同一性是根本不可能的。你会用粤语诵读中文文章,但你很清楚,你正在阅读和写作的文字根本不应该用粤语来诵读。没有人会承认一种以粤语发音的中文,它打从一开始便只能是一个畸形儿,被判定是不合法的。于是,我们面对的是德勒兹(Gilles Deleuze)和瓜塔里(Felix Guattari)的少数文学(minor literature)的第一个特征:语言的解域化(deterritorization of language)。
德勒兹和瓜塔里是这样描述卡夫卡(F. Kafka)这位布拉格的犹太人所面对的语言解域化状况的:不可能不写作,不可能用德语写作,但又不得不用德语写作。不可能不写作,因为不确定的或受压迫的民族意识惟有借助文学手段才能存在。不得不用德语写作,因为布拉格的犹太人感到,他们跟原始的捷克地域之间隔着一段无法化约的距离。不可能用德语写作,因为这个被压迫的少数族群生成了一种区别于德语多数群体的语言变体,他们所说的德语就像一种「书面语」(paper language)或人工语言。这就是德语人口本身的解域化。(Deleuze & Guattari 1986: 16-17)当香港学生不得不以标准中文书面语写作,但又只能以粤语在心头诵读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时,他∕她所面对的难道不正是这种尴尬的语言解域化状况吗?
德勒兹和瓜塔里提了两种推进语言解域化的方向:一是人工丰富这种德语,通过各种手段使其膨胀,如象征主义、梦呓、神秘意义和隐蔽能指等手法。一是选择采纳布拉格德语本身,采纳这种贫乏的语言。由于这种语言枯燥无味,那便使它发出新的强烈颤音。它把一种纯粹的强化语言运用,跟所有象征和意指性的语言用法对立起来。语言达到了一种完善的和非形式的表达,一种物质上强化的表达。如此一来,这种贫乏的语言在解域化的方向中,走得比象征主义式的人工丰富德语更远。这种贫乏的语言把德语推至克俭和拘谨的语言状态。(Deleuze & Guattari 1986: 19)诚如德勒兹和瓜塔里所言:「他(指卡夫卡)把句法变成呼喊,让那呼喊包容这种干枯的德语的严格句法。他将把它推向文化和神话都无法拯救的解域,那将是绝对的解域,即便缓慢、僵化、凝结。缓慢而循序渐进地把语言带到沙漠。为了呼喊而使用句法,给予呼喊一种句法。」(陈永国编2003:126;Deleuze & Guattari 1986: 26)
这种把语言一点点推进干枯的沙漠的解域过程,正好是香港年青女作家韩丽珠小说语言的最大特色。我们只要随手在她的小说中抽出一两段文字,都能发现这种语言特征:
我在楼梯间碰到认识的人,虽然不认得他的脸,也想不起他的名字,但那确实是跟我同在那个工作间共事的人。他在抽烟,同时仔细读着垃圾箱上的旧报纸。从气窗透进来的一点光线,可以看见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烟味、湿气和垃圾的味道,混合成楼梯间的气味。(韩丽珠2004:01.11)
待我进了入了学校,一天的大部份时间都必须在那里渡过,那里有好奇和寻根问柢的老师。K就开始训练我说故事的能力,她说:你的母亲已经去世,在内地去世了,是很多年前的事,因为你当时年纪太小,印象已相当模糊,无法说清楚。而我是你母亲的妹妹,你寄居在我家里。说完,我像她那样,开始仔细、一丝不苟地预习,以确保在陌生的观众面前,演出毫(无)破绽。(韩丽珠2004:01.15)
论者在讨论韩丽珠时,一般都会把她小说的疏离感和荒谬感拿来,跟卡夫卡和残雪的小说相比较,但却鲜有论者发现她在语言运用上跟卡夫卡的可比性。她的句子就如卡夫卡所说的:「我写的每一个词几乎都与下一个词相左,我听到辅音沉重地相互摩擦,元音则像吟唱表演中的黑人一样伴唱。」(陈永国编2003:122;Deleuze & Guattari 1986: 23)
少数文学的第二个特点则是,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元素都跟政治直接相关。不同于主流文学,少数文学的狭小空间迫使每个个体的隐私都直接跟政治相关联。个体的关怀因此成了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被放大了的元素,因为这种关怀跟另一个完整的政治故事产生了共振效应。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香港著名基层诗人邓阿蓝的诗歌〈飘落〉来加以说明:
阴天望出木窗外 飘飘的一点点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急忙叫赶收衣裳 走近残旧的晾衣架
老妻回说没有雨落 我才看见
飘落的只是灰尘
瞬间浮尘吹入了 衰退的眼睛里
飘飘 落落
飘飘 落落
天台灰塌塌的木屋前 地盘上的新楼建筑着
飘飘 落落
飘飘 落落 呀 呀 呀 飘落
(邓小桦编2005)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