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出土契丹大小字石刻综录(1)(5)
2016-03-01 01:00
导读:刻于辽天祚帝乾统十年(1110年)。1997年5月与《皇太叔祖哀册》同时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瓦林茫哈地方辽兴宗永兴陵西侧的皇太叔祖和宋魏
刻于辽天祚帝乾统十年(1110年)。1997年5月与《皇太叔祖哀册》同时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瓦林茫哈地方辽兴宗永兴陵西侧的皇太叔祖和宋魏国妃夫妻合葬墓中。宋魏国妃卒于大安六年(1090年),乾统十年(1110年)皇太叔祖死后,夫妻合葬于此墓。墓志为粉红色砂岩。志盖四周斜面阴刻十二生肖神像,台面中央阴刻篆体契丹小字原字四行,每行五字,共二十个原字,可拼成八个单词,意为“故宋魏国妃之墓志铭”。志石长112厘米、宽115厘米,刻楷体契丹小字24行,每行9至58字不等,共642字。墓志作者亦为耶律固,由耶律模奴书写。该墓志详载宋魏国妃的先世及六个同胞兄弟的情况,其中某些人名和官名的解读,对于契丹原字的拟音大有裨益。与契丹小字墓志同时出土的还有汉文《宋魏国妃墓志铭》一合,但与契丹字不对译。原石现存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有关报道见清格勒《辽皇室墓出土契丹文》(《中国文物报》2000年4月26日第1版)、巴林右旗博物馆《辽庆陵又有重要发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2期)。汉文墓志拓本照片和录文均见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契丹小字墓志拓本照片见《辽庆陵又有重要发现》一文,但录文尚未发表。16)耶律慈特墓志
刻于辽道宗大康八年(1082年)。1997年夏被盗墓者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白音温都苏木沙日宝特嘎查的一座辽墓中盗走,后于当年8月被当地公安部门追回。志盖中央台面部位刻篆体契丹小字,志石刻契丹小字墓志28行。墓主卒于大康七年(1081年),享年38岁,因其生平事迹不显赫,墓志用很大的篇幅详述其家史,从墓主人的第七代先祖开始记载。墓志原石现存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有关情况介绍见刘凤翥《最近20年来的契丹文字研究概况》(《燕京学报》新11期,2001年11月)。墓志目前尚未发表。17)室鲁太师墓志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刻于辽道宗寿昌六年(1100年)。2000年8月出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伊和背乡水泉沟4号辽墓。该墓中出土一通龟趺座石碑,上部雕有二龙戏珠,正面额题汉文“望坟碑记”,正文系楷书《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卷,约700余字,石碑背面为契丹小字《室鲁太师墓志碑》,约300余字。墓主室鲁太师的身份尚有待考证。此碑现存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东部工作站(设在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有关报道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辽金考古队《扎鲁特旗辽墓发现精美壁画》(《中国文物报》2000年10月29日第1版),董新林《辽代文化的历史画卷——扎鲁特辽墓》(《文明》总第5期,2002年4月)。墓志目前尚未刊布。 以上五方契丹小字墓志、哀册尚未发表。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跋北魏太武帝东巡碑
中国的祆教研究(192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