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之中华文化本体(1)(4)
2017-06-23 01:00
导读:那么,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伪问题,一个虚假命题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命题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提法是一个误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伪问题,一个虚假命题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命题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提法是一个误导,它突出地传递了对中华文化的错误信息,即错误地引导人们,使人觉得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死去的、停滞的、不再发展的文化。实际上,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不管人们如何看待,她仍然健在且生生不息地发展着。因此,应当直接称谓为“中华文化”,永恒的中华文化,既不是单单属于古人的,也不是驻足于古代一成而永固不变的,相反,中华文化是活着的文化!她活在13亿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无论语言和思想上,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化发展的历史传承上,都是有着活水源头,源远流长,不断开拓创新的伟大文化。因此,把中华文化称作既成不变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有严重的文化认识论和文化考证学错误的提法和做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命题中所谓的“传统”,也不是古代的,更不是死去的和一次不变的东西,而是在我们的建造中不断延续和不断生成的。所谓传统,就是指传承与统合,是文化创造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的统一。文化的传承是文化的时间性,强调了延续和传递我们文化中的最优秀的东西,文化的统合是文化的空间性概念,是指我们每一代人不断发展和创新中,把以往的优秀文化成果继承下来并与现代人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形式加以统合,是的文化发展不断在文化创新中融入崭新的内涵与形式,使文化不断得到扩展和创新。文化传统之“海纳百川”,方使得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达到了博大精深的程度。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对中华文化的怀疑和丢弃,剥夺了中国人得以立足的根基,文化中国和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实质和根本内涵,无论何时何地,都须臾不可或缺,一旦中华文化或缺,就会导致中国人的或缺;有些人鼠目寸光,看不到中华文化中的伟大思想内涵和极其珍贵的文化精髓,把中华文化看作包袱,弃之如撇履,毫不留情地当作包袱抛弃掉;甚至提出要“换种”,“让中国做西方三百年的殖民地”。简直是对中国人的犯罪,是对中华文化的绝对否定和极度的污蔑!之后,中国人已经没有了立足的根基,中国人的精神以流离失所,不仅失去了精神的家园,而且失去了文化家园。在文化缺位的时期,中国人已经沦落为文化的“乞丐”!不认自己的家门,不认自己的根本,不认自己的祖先,不是立足根本,广收博纳,而是要用其他的文明取而代之。这种极端错误的想法和做法是极为有害的!这一切都表现了对中华文化的无知和浅薄!这种想法和做法,非但不能解决中获得发展和社会矛盾,而且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都会导致一种破坏性结果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我们社会和人自身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不是传统文化需要现代化,任何文化都需要不断地进取而时时保持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是指“西方化”,提倡“全盘西化”,要用西方文化来取代中华文化。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逻辑上是一个悖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这一悖论是说,乌龟是爬得很慢的动物,阿基利斯是古希腊跑得最快的人,跑得最快的人却追不上爬得很慢的动物乌龟。这种相悖的情形恰恰出现在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中国和发达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中。中国发展虽然快速,可以在20多年的时间里追赶西方缩短了50年的距离,但与西方的距离还相差几百年。但是,中国社会发展以这种方式,是永远也追赶不上西方的发展的。
从发展态度和心理上看,不仅在思想认识上是没有独立性的和缺乏创造性的;而且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以“洋奴主义”为指针,爬行在别人的后面,纯粹是害人的、奴性十足的和没有根基的状态。这种心态与学习西方文化的态度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没有主体性和自尊心,后者是有根基的主体自主地和创造性地吸收和进取。从发展方式上看,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采取了掠夺性地和竭泽而渔性地开发,极大地破坏或不可弥补地毁坏了资源和生态环境,在
世界经济体系的某个微不足道的GDP数字进取中,却使用了占世界经济全部的1/3—近1/2资源和人力。在发展模式上看,中国使用的是跟随西方的和单打一的,导致了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和各种矛盾凸现。虽然现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使认真执行,可是要见到效果需要等待时日;在发展道路上,对西方社会的跟随是亦步亦趋的,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看,在价值观上,采取了金钱至上和舍义逐利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