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仁与艺(7)

2017-08-01 01:03
导读:“礼”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看来,也首先不是确定的和现成的礼仪规则,“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17.11)而是一种呼应天时和情理的艺术,让人在践

“礼”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看来,也首先不是确定的和现成的礼仪规则,“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17.11)而是一种呼应天时和情理的艺术,让人在践履它的时候领会天意和人的生存意义。《礼记》讲:“礼,时为大,顺次之。”“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另同异,明是非也。”xliv 孔子讲:“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周全]也,宁戚。”(3.4)他还特别讲“克己复礼为仁”,(12.1)意味着在学习和实践礼的过程中,放弃自己的“固”与“必”之“我”,(9.4)体会到亲情和人际关系(由差等构成的势态)的丰富含义,并在和穆时中的进退节文中感受到“[他]人”与“己”的根本关联和相互建立,也就是《论语·雍也》最后一章所讲的那番意思。由此而能将“爱人”的含义以“能近取譬”(6.30)的方式发挥出来。因此,亲身参与礼节是绝对必要的,“吾不与祭,如不祭。”(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12)后边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祭神的时刻到神意所在之处去;或,在祭神的时刻与神同在。神对于孔子永远意味着在礼、乐、《易》、诗等技艺所引发出的情理时机中所体验到的神性,即所谓“阴阳不测之为神”、“鼓之舞之以尽神”、“知几其神”及“至诚如神”,xlv 与西方的从本质上就高于人的唯一位格神不可同日而语。
孔子对诗与乐的挚爱在古代世界的思想家中是罕见的。(3.25,7.14,8.8,16.13)他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17.9)《红楼梦》中要宣泄至情的场合几乎总有诗化的语言。诗不只表达人之情,由于其发自天性,合于音韵节奏,其情中自有理、有思。夫子因而有这样一句名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2)不管是怨,是悲,是喜、是爱,只要以诗这样的技艺方式、时机化方式说出,则“无邪”,则合理。因此,这无邪之思的蕴意超出了诗句的对象化内容,而诗句也就总可以在新的语境中获得新的诠释含义。因此,与春秋时代国际交往中引《诗》以达意的风气相应,但又深化之,孔子不但本人爱引诗,而且特别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诠释《诗》,以造成领会礼和其他技艺的情境与意境。(1.15,3.8)这样,“不学《诗》,无以言”(16.13)中的“言”就有了比“[外交]言辞”更深的含义。诗之言总是引发(兴、比)意境的构造之言、语境化之言,而不是直线的、表达某种观念的言,这就又与孔子讲的“讷言”、“訒言”暗通款曲。至于它们在《易》的卦爻辞中的相遇,上面已经提及了。简言之,在孔子和求仁者那里,言有诗性,而诗可被理解为无邪之思。这与自柏拉图以来的判分诗与思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倾向截然不同。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音乐是一种时间化、纯境域的艺术。孔子沉潜入纯正音乐及其思想维度的能力是惊人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7.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3.25)在孔子那个时代,《诗》都是配有音乐的,也往往配有舞蹈。此外,“音乐”之“乐”在中文里与“快乐”之“乐”是一个字。这一事实对孔子来讲多半不是偶然的,因为在他看来,只有那种能在学艺过程中感受到人间情势的激荡,得其理趣乐感,因此而能获得巨大快乐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好学”。所以他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1)又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这也正是“孔颜乐处”之所在。“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这也就是对“仁者不忧”(9.29)的说明了。“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4.2)因为他还没有在学艺本身中发现纯真的乐趣,因而不能“长处”之。而颜渊之所以能够“其心三月不违仁”(6.7),就是因为他在穷困中仍然“不改其[学艺之]乐”而“长处之”的缘故。xlvi
上一篇:澳洲鸟修威雪梨中华商会研究(1902-1943)(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