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对我国家庭养老的启示
老龄化速度加快,4—2—1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的普遍化以及传统家庭观念韵变化,是家庭养老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借鉴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在发展社会养老的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养老。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国家,尊老爱老养老同样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大力发展与改革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过程中,亟需弘扬孝道传统,以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养老保障的一大重要支柱,社会舆论部门要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政府部门也应通过立法与规制手段,强调与保护老年人的受赡养的权益,在广泛深入进行家庭养老宣传的同时,增强养老法制观念,特别是要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的方针,宣传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使人们知法、懂法、增强养老的法制观念,要切实维护的尊严,对侮辱虐待老人,拒绝赡养、抚养老人情节严重者,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严惩不贷。部门通过一定的补贴方式支持家庭养老保障,以切实保障部分困难家庭在家庭养老保障中面临的困难。从全社会而言,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规模不断扩大,使家庭供养的负担加重,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家庭将没有能力供养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防止这种状况发生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经济基础,以帮助老年人及低收入家庭顺利实现家庭养老。
(二)给予确实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以适当的经济援助。我国目前有贫困人口6000万,主要分布在。近几年城镇由于国有企业不景气,长期积累的冗员过多的矛盾在企业制度改革中日益突出,出现大量下岗人员,出现了新的贫困群众。在这种情况下,当家庭不能承担赡养职能时,由政府提供最后的帮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就是举措之一。
这里可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对于家有老人的三代同堂贫困家庭,定期或不定期的给予经济补助和减免个人所得税,在购买住房、老人医疗方面给予照顾和优惠,相信这样一定能提高大家赡养老人的积极性。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两代老人都在世的情况越来越多,下一代退休老人照顾上一代老人是目前可倡导的家庭照顾模式,而且大量下岗、退养及提前退休者,也是家庭养老的宝贵资源,而舍近求远地到社会上“再就业”,未必是所有下岗人员的明智或现实的选择。政府若能通过保障体系向这部分人分配适当的社会资源,将可能最节省而又最有效地满足处于各个家庭中的老人赡养和照顾需求。农村也可以通过根据家中老人数量适当减少粮税等办法来提高家庭养老的积极性。如果政府能适时地给予家庭养老以正式的制度化保障和激励机制,那么家庭养老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社区服务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家务照料、上门服务、保健、咨询及应急服务等。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承担部分原来由家庭提供的关心和照料,还将有利于社区成员发扬自助互助精神,鼓励和促进居家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自愿活动等,这样更能满足老年人情感回归的愿望。由政府和社会结合共同发展老年社区服务,既可以疏缓和减轻子女养老的压力,而且具有节省、物力的优点,使老年人不脱离原来的生活就可以得到社会的服务,并保持与家人和邻里的经常联系,不至于产生心理上的孤独感,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社区为老年人兴建尽可能方便的老人服务和救助设施,对老年人的家庭养老也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和保障。因此,发展社区服务也是新加坡巩固家庭养老的一项有效措施,这一点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