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稳压器”,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选取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7个村作为点,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人户走访、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就当地农村居民普遍比较关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重点调研,在对这些问题产生背景及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包括:发挥镇政府的宣传引导作用;建立政府与居民的沟通反馈机制;强化基层社保机构的服务功能;探索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论文关键词:重庆市;农村社会保障;对策;户籍制度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使社会保障制度起到“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内容便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的试验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上的探索意义非凡。江北区是重庆市的经济增长极,五宝镇又是江北区唯一的建制乡镇。笔者认为对五宝镇居民社会保障基本情况的了解与分析,将有助于乡镇一级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
一、研究对象
本调研选取重庆市五宝镇马井、大树、干坝、院子、新三、万缘、下湾等7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通过抽样选取调查对象。在接受调查的50名对象中,男性3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4%;女性1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36%;年龄在60岁以上的11人,50~59岁的9人,30~50岁的25人,30岁以下的5人,平均年龄48.5岁;以种植收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达34人,占到被调查对象的68%;被调查对象2009年家庭人均纯收人平均值为6582元,略低于五宝镇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二、调查结果
(一)农村居民的医疗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自2007年五宝镇开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以来,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截止2009年末有将近99%的农村居民参加了农村医保。50名被调查对象中有46人参加了五宝镇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4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的应保尽保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
在对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调查中,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及就医政策非常了解的占15%,基本了解的占23%,不太了解的占58%,完全不了解的占4%。五宝镇农村居民了解医保政策的渠道来源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宣传、亲朋好友、村社干部等,其中:依靠政府部门宣传获知政策的占14%,依靠亲朋好友的占36%,依靠村社干部宣传的占48%,其他渠道的仅占2%。而依靠亲朋好友和村社干部宣传的共计42人,占所有被调查人数的84%。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五宝镇老百姓生活的难题。自2007年开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以来,五宝镇的医疗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受城乡居民医保就医报销标准、保障力度的限制,调查中还发现不少“因病致困,因病致穷”的现象,85.4%的受调查居民认为城乡居民医保应该在减低报销门槛、提高报销标准、加大保障力度等方面有所改善。另外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门槛、用种类、报销标准等指标有很大差别,城镇职工医保要远远好于城乡居民医保。
(二)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
在对农村居民达到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后主要生活来源的调查中,选择养老保险的7人,占受调查对象的14%;选择儿女赡养为10人,占的20%;选择务工种植收入的43人,占受调查对象的86%;选择农村低保、农村计划生育奖扶的均为6人,占受调查对象的12%;选择退伍军人抚恤和五保户集中供养的为3人和4人,分别占受调查对象的6%、8%,可见五宝镇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广,传统的儿女赡养、务工种植收入等养老方式仍然占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