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大鹏镇与步云乡乡镇长选举改革之比较(1)(3)

2015-03-18 01:02
导读:三、乡镇长选举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观察大鹏镇与步云乡乡镇长选举改革 发展 的不同轨迹,不难发现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不同态

    三、乡镇长选举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观察大鹏镇与步云乡乡镇长选举改革 发展 的不同轨迹,不难发现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不同态势。

    中共“十五大”提出了“扩大基层民主”与“扩大公民有序的 政治 参与”,乡镇长选举改革的推动者因此把自己的改革试验解释成“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自1998年起,乡镇长选举改革能在为数不少的地区试点,与决策层的默许有关。但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乡级选举的反对态度,令几乎形成势头的乡镇长选举改革在不少试点地区就此偃旗息鼓。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博弈关系,双方都在寻找有利于自身的改革方式,既通过各种手段制约对方,同时也推动对方进行自己需要的改革,乡镇长选举正是这种改革策略的一个范例。实际上,每个案例的操作过程都体现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某种合作,尽管这种合作的形式非常隐晦。[14]  2001年12月31日步云乡长的第二次直选中,谭晓秋当选为候选人后,乡人大并未立即投票认可,据说是上级领导中有不同意见,有人要求“回到常规的公选轨道中来”。直选的组织者们向上力争,直言如果直选结果中途被否定,对步云乡选民可能难以交待。据称,直到《四川日报》上刊出了《遂宁日报》记者所摄的一张选举现场照片,僵局才被打破。报导被认为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认可,于是直选才告最后完成。[15]  显然,基层官员在上级明确表态之前,对改革风险无法做出明确判断时,一般是不敢贸然推进改革的,他们惟恐乌纱帽不保。尤其是面对矛头针对自己的权力和利益的改革,更是不能也不愿为天下先,普遍存在着“不推不动”、互相观望和等待的心态。

    日益严重的“三农 问题 ”使农民与乡村政府之间的对抗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普通民众看来,中央政策“这本经”是好的,只不过是被地方政府“念歪”了。为化解来自民间的这种压力,地方政府必须有所作为。然而在贫困地区靠发展 经济 短期内无法创造显著政绩,而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则能立竿见影地缓解干群关系。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贫困地区发展基层民主比经济发达地区更有积极性。由于现行的权力资源配置不平衡、“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机制不畅通,仅靠民间萌发的对民主的主动追求来维护民众的权益难度很大,在制度创新上基层地方政府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成了乡镇长选举改革的最重要推动力。[16]  2001年11月乡镇换届选举在即,在历经了无数的风波曲折之后,步云乡是沿着直选的路往前走,还是回到原点?最后在地方干部当中这样的观点占了上风:如果完全抛弃直选的成果,不仅于改革探索是巨大损失,步云的选民也不会答应;最佳方案是对上届的成果修正完善,继续探索。[17]  这说明,民众的压力成了地方政府继续改革选举制度的决定性力量。

    在以上三重博弈关系中,当选乡镇长的处境相当微妙,最大的难题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与原有体制对接磨合。首先面对的是应该向谁负责?作为民选乡镇长,道理上应该是对选民负责;现实中,选民和上级两头都得罪不起,“上面”和“下面”都能决定其官帽。而“上面”的要求和“下面”的利益却常常发生冲突;对“下面”负责,有时就无法对“上面”交代。2002年7月,全区近40个乡镇评选夏粮征收进度,步云乡的名次只是居中。乡党委书记刘仕国说:“我们不能拖后腿,但也不想争先进。否则老百姓要骂娘。”3年来谭晓秋明白了:学会平衡──对“上”和对“下”的平衡──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发现自己与 中国 其他4万多个乡长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别人只需要对上面负责,政绩好不好、能不能升迁只需要看上级满不满意。但我首先得让老百姓满意。”[18]  此外,如何与同事处理好关系也是件很头疼的事情。步云乡有的干部认为,谭晓秋的承诺是说大话,给大家套枷锁;也有人故意不正常工作,甚至直接向上级反映情况。谭晓秋认为,第二次直选没有第一次得票多,很多干部没有投他的票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对解决 目前 中国乡村日益恶化的 社会 治理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若要达到改革设计者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则还需要更多的试点、摸索更多的经验,为日后更大范围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而其中的关键是要在制度变迁中建立报酬递增机制和自我强化机制。从大鹏镇与步云乡乡镇长选举改革的经验来看,要做到这一点有赖于以下几项改革:第一,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第二,试点的选择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第三,在宪法体制内进行政治体制的程序性改革,以减少有关方面的阻力;第四,制度协同。

    【注释】

    [1]  查庆九,“民主不允许超越 法律 ”,《法制日报》,1999年1月19日。

    [2]  李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步云乡长直选的意义”,《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李凡主编,东方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432─437页。

    [3]  转引自田小泓的“在宪法体制内进行政治体制的程序性改革──从步云的乡长直接选举实践看中国政治改革的趋向”,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4]  李景鹏,“基层民主建设的新的增长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3期,第34页。

    [5]  黄卫平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最新突破──深圳市大鹏镇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的政治解读》,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社,2000年,第91─94页。

    [6]  谭晓秋,“诺言就是‘债务’”,《中国改革》,2002第1期,第27页。

    [7]  唐建光,“直选乡长续任”,《中国新闻周刊》,2002年第20期。

    [8]  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8-209页。

    [9]  蔡定剑,“选举在中国”,《南风窗》,2002年3月下。

    [10]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39页。

    [11]  贺雪峰,“半熟人社会与直接选举──兼论选举的发展路径”,《中国 农村 研究 》2001年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8─158页。

    [12]  杨雪冬,“地域、个人与制度创新──对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改革的个案 分析 ”,《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荣敬本等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13]  唐建光,“直选乡长续任”,出处同注[7]。

    [14]  李凡等,《创新与发展──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第178─179页。

    [15]  唐建光,“直选乡长续任”,出处同注[7]。

    [16]  李凡等,《创新与发展──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第178─179页。

    [17]  唐建光,“直选乡长续任”,出处同注[7]。

    [18]  出处同上。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邹树彬 黄卫平 刘建
上一篇:用民主的方法培训民选村官(1) 下一篇: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