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引言 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农业资源(4)

2013-06-10 01:04
导读:当农民的生存状况有所好转时,其行为也会发生变化,韦伯“传统主义”心态的显著特点是:农民并不追求得到更多,只追求为了得到够用的而付出的最少

  当农民的生存状况有所好转时,其行为也会发生变化,韦伯“传统主义”心态的显著特点是:农民并不追求得到更多,只追求为了得到够用的而付出的最少[13]。那么农民“够用”行为标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时期,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依靠土地能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同时非农就业机会也增加,农民的收入有了新的增长渠道。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又有了更丰富的物质需求。然而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增加农地经营面积不但具有交易成本,农户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耕细作,(如图1 所示:当面积从A 点增加到A1 时,P 点移至Q 点,预期成本增加)并且农业收益增长相对较缓慢,因此农民们把增加家庭收入的时间成本投入到收入增长较快的非农生产上,用以满足其不断增加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当土地经营面积小于农户家庭“够用”经营面积时(A 点),农户让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要承担没有农业收入来源的损失,生活失去保障的风险加大,预期成本相应增加(P 点移至Q1 点)。一些专题研究的事实显示:绝大多数农户对现行的农地制度基本满意,而支持“土地私有化”和“永佃制”改革的农户远远少于支持“土地合作社”改革方案的农户[14]。在农户看来,私有化的农地并不一定会增加农业收入,但农民失地的风险却会增加,现行的农地经营规模是农户为实现其需求,最小化成本选择的结果,也是预期“够用”的参照点,在这个参照点附近,农民增加或减少农地的预期成本都会增加。
  
  4 当前农地制度改革中的农户行为分析
  
  土地流转是当今农村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近些年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今后农村土地改革的方向。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农地流转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流转形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但在大部分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自发的土地流转仍处于主导地位[15]。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的限制,土地流转的范围多在本村社,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人际关系作为土地流转的渠道,且土地流转期限短。有关调查显示,多数农民认为流转土地只是权宜之计,53.39%的被调查者期望土地流转时间不超过2 年,愿意把土地流转2-5 年的被调查者占20.05%,只有12.24%的被调查者希望土地能长期流转[16]。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家庭农业劳动力、非农收入的变化等影响,农户家庭对土地数量需求是弹性的,自主调地就是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做出的理性决策。也就是说,农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预期的调整来选择农地经营面积。如图2 所示,在不同的需求下,农地经营的预期成本曲线平移:曲线C 左右平移到C1 或C2。农民自主调整农地经营面积是根据经验与实际状况作出的决策,在此决策中,增减农地农民预想的成本却可以仍然保持在最低水平(B 点),即调地给农民带来的生产经营外的损失应保持不变。流转期限较短则有利于农民依据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农地,保证其需求的实现。由此可见,在农地流转中,农民自发的农地调整符合农民实现需求预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
  《土地承包法》颁布以来,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改革,如反租倒包、土地合作社、规模经营等。尤其是党的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许多地方掀起了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热潮,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有些以地方政府强制推行的集中土地流转方式却遭遇了农民的极力反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人地矛盾紧张的农村地区,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远远大于生产功能,土地成为农民生计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土地的占用,他们都会本能的认为是对其生存保障的威胁。如图2 所示,在政府硬性的土地流转方案下,一些农民需求却并没有改变,例如,很多农民都有土地情结,种地对于一些农民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且一些种田能手的农业收入远远大于规模经营的农地补偿,减少农地经营面积则会使得农民需求的预期成本在曲线C 上移动,若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农民的损失会显著增加(由P 点移到O 点)。预期成本的增加还源于以下原因:一是基层政府享有太多的裁量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寻租行为,侵害或限制农民行使土地权利。二是农民在非农收入领域并不具有比较优势,非农收入的不稳定性加上农业收入的减少,使得农民丧失农地的预期成本增加。三是农地流转后,不少农户担心自有的农用拖拉机、犁耙、喷雾器等农机具将成为废铁或低价变卖,这对于农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要是包出去的土地合同到期或中途中止,这些农户又有重购农机具的压力[17]。合理而稳定的补偿能够使农民相应地权衡和调整其需求的预期(曲线C 平移),满足农民实现农地经营最小化成本的要求,从而能够减小土地流转阻力。
上一篇:1 概述 煤矿井下物流管理有人员管理和安全物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