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人的尊严与当代价值体系重建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曾尖锐地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是因为富有与贫穷的对立更加尖锐化了,自由变成了小资产者和小农失去财产的自由,商业日益变成欺诈,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5 -p408]恩格斯这段论述为人们所熟知,马克思主义也因此被许多人认定为完全否定了启蒙运动,否定了启蒙核心观念。
然而,这一判断很不准确,因为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否定“人是目的”,并不否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相反,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更明确的目标,提倡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资本论》明确指出:未来社会应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和自由的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6 -p649]。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具体解释过这一目标:“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则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每个人的共同生活方式。[5-p516]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7月1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突出地对马克思这一基本观点作了专门阐述。江泽民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还强调这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7]
内容来自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