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在中国(5)
2014-06-30 01:04
导读:更何况,柳诒征的《中国文化史》最初作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义,印行于1921年,在吴宓呼吁之前。30年代出现的文化史研究热似乎与斯宾格勒没有内在的
更何况,柳诒征的《中国文化史》最初作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义,印行于1921年,在吴宓呼吁之前。30年代出现的文化史研究热似乎与斯宾格勒没有内在的联系。20世纪初年新史学思潮受西方尤其日本文明史著作的影响,已经普遍意识到文化史的重要,当时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多专门有“文明史”一节。20年代受英国威尔斯(H.G.Wells)的《
世界史纲》以及鲁滨逊新史学派的文化史取向的影响,同时也是应多数大学均有“文化史”课程设置的需要,在这些诸多因素的促成下,才出现了数量颇多的文化史著作。30年代文化史研究热发生的前因后果不是本文的议题,故不予展开。然以这一时期文化史研究热作为衡量斯氏“文化形态史观”在中国影响之程度,尚缺乏事实立论的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斯氏的学说在30年代没有影响,恰恰相反,知识分子开始直接研读《没落》的德文本、英文本甚至日文本,不论在面向还是深度上,都大大提升了斯氏在学界的认知度。
[1] 《西方的没落》第1卷出版于1918年,第2卷出版于1922年。斯宾格勒一生著述颇丰,除《西方的没落》外、还有《马克斯主义在欧洲》、《划之年代》、《德国之新建设》、《国家》、《德国青年之责任》、《人类与技术》、《
政治论文集》等。
[2] 《斯宾格勒之文化论·编者识》,《学衡》第61期,1928年1月。
[3] 王敦书:《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在华之最初传播——吴宓题本<斯宾格勒之文化论>手迹读后》,《》2002年第4期。
[4] 宗白华(1897-1986),原名之櫆,字伯华。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的文化团体“少年学会”选为评议员,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5] 凯泽林系俄裔德国哲学家。生于爱沙尼亚。先后就学于塔尔图大学、日内瓦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继承伯爵爵位。俄国十月革命后产业被没收,迁居柏林,与俾斯麦的孙女结婚。曾创办“智慧学院”,试图融合东西方思想。晚年隐居奥地利。著有《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1919)、《创造性的认识》(1922)、《不朽》(1907),《新生》(1927),《被解放之美国》(1929),《南美冥思》(1932)。他的著作在20世纪20年代初始传入中国,《大公报·文学副刊》时有报道,叶法无的《文化与文明》第三篇《克斯尔林的东西文化观及其批评》,对他的思想有详尽的陈述。1947年左东侯译刊《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一书里面“中国之游”一章,发表在《东方与西方》第1卷第1期,1947年4月。
[6] 《宗白华全集》第1卷,安徽出版社1994年,第320页。
[7] 宗白华在《自德见寄书》虽只提到《西方的没落》的书名,没有任何介绍这本书的文字,但不等于他此时没有阅读过《西方的没落》。宗白华的哲学、美学思想深受斯宾格勒的影响,这是人们所共知的。他曾在自己主编的《学灯》刊出伍蠡甫《文艺倾向性》、董兆孚译的《人与技术》,在“编辑后语”中,对《西方的没落》和《人与技术》内容都有所介绍,而且评价都很高,如《西方的没落》是一“历史的
生态学,博大精深,征引繁富”。(《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87、188页。)宗白华留德期间应读过《西方的没落》,只是没有在《自德见寄书》详述。
[8] 《陈嘉异致李石岑书》,《民铎》第2卷第5号,1921年2月15日。
[9] 张广智:《西方文化形态史观的中国回应》,《复旦学报》2004年第1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0] 《魏时珍日记》,《少年中国》第3卷第4期,1921年11月1日。
[11] 《魏时珍日记》,《少年中国》第3卷第4期,1921年11月1日。
[12] 张君劢:《学术上之管见》,《改造》第4卷第5号,1922年1月15日。
[13] 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东方杂志》第19卷第3号,1922年2月10日。
[14] 《杜里舒讲演录》第6期,商务印书馆1923年6月初版。
[15] 《杜里舒讲演录》第3期,商务印书馆1923年3月初版。
[16] 杜里舒著、张君劢译:《论上之研究爱因斯坦氏相对论及其批评》,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19页。
[17] 张申府:《对于西洋文明态度的讨论》,《东方杂志》第23卷第24号,1926年9月9日;此文后又收入谢颂羔编《文化的研究》,上海广学会1928年出版。张申府也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
[18] 后得见李长林:《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