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往云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4)
2017-09-20 01:38
导读: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因素,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对缓慢。1990年云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 重,由1982年的6.95%上升至7.67%,同期65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10%和
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因素,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对缓慢。1990年云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
重,由1982年的6.95%上升至7.67%,同期65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10%和7%。假如按过往8年老
年人口增加的速度,云南达到老龄化社会还有20年左右时间[5]。以上是指全省而
言,其中值得留意的是,由于城乡间存在差别,即生养率和死亡率有差别,加之在今后10多
年间云南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年劳动力会大批往城镇转移,因此,农村老龄人口半岛超
过城镇。到2010年云南初步进进老龄化社会时,农村已进进老龄社会。即使这样,云南农村
进进老龄社会也比全国晚10年左右。
第四,发展不平衡题目。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省内发展极不平衡是其一
大特点。滇中地区经济较发达,产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其次是以滇中为圆心向边境地区的过
渡地带,这一地带经济较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达。再次是云南省的边境地带,这一地区十分
落后。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云南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能“一刀切”,在消
除地区的不平衡之前,只能建立“社区型”的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层次不同,标准有别,带
有明显的地区特征。
三、建立有云南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以上特点,“九五”期间建立的云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社会救助为主,即围绕救灾
救济建立一个与扶贫相结合的社会救助网络。其次是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重点建立一个多
层次、多项目的社会保险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在社会救助网络的基础上发展各项福
利事业。争取到2010年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基本上涵盖了十四届三中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所规定的社会救
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社会保障的全部内容。会救
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社会保障的全部内容。
1.完善具有云南特色的社会救济制度
云南省贫困面大,是建立农村社会“安全网”时困难最大的题目之一。在云南农村,除了少
数享受定期救济的居民之外,广大农民被排除在这个安全网之外,这有悖于社会公平的原则
。全部贫困人口予以救济,政府又承担不了。因此,云南省假如不从传统民政救济的思路中
跳出来,难以建立能起到稳定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云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包含中国政
府首创的政府救济形式〖cd2〗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纳进到制度建设中来。“从救济式扶
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要从拟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分离出来。有
的学者以为,社会救济的对象是丧失劳动力的家庭与个人,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或
不利的宏观经济形势冲击而暂时陷进贫困状态的家庭与个人。扶贫对象是由于所在地区自然
环境恶劣和基础设施短缺而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和个人 [6]。我们以为,拟建立的
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是全体农村居民的一张安全网,不论什么原因,陷进贫困状态的
家庭与个人都应该得到保障,因此“开发式扶贫对象”与“救济式扶贫对象”都应纳进这个
安全网之中。
首先,应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1994年全国民政工作会上,山西省先容了率先建立
农村生活最低保障线的线索,得到民政部分肯定。云南省长期以来对农村“双缺户”的社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救济,已为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奠定了基础,这项工作应与目前云南农村广泛开展
的小额信贷扶贫结合起来。云南省小额信贷的试验始于1995年,在云南农村取得了很好成效
,今年决定在全省贫困乡展开。小额信贷扶贫的试验始于1995年,在云南农村取得了很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