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农民增加收入问题初探(2)

2014-09-06 01:02
导读:二、不同类型区域农民增收的趋势与特点 在2356个县(市、区)中,平原占33.9%,丘陵占26.5%,山区占39.6%,三种类型地区人口依序占40.2%、31.1%、28.6%.根据



二、不同类型区域农民增收的趋势与特点

  在2356个县(市、区)中,平原占33.9%,丘陵占26.5%,山区占39.6%,三种类型地区人口依序占40.2%、31.1%、28.6%.根据2000年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305个村庄的调查,其中平原地区132个村人均纯收入为2559元,丘陵地区92个村人均纯收入为2329元,81个山区村人均纯收入为1522元。1995年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原地区增长了24.0%,丘陵地区增长了32.6%,山区农民增长了16.9%;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559元,比1995年增长16.8%.2000年与1995年相比,各种类型地区农民家庭总收入都呈现上升的态势。其中平原地区增长了12.4%,丘陵地区增长了17.5%,山区增长了7.3%,丘陵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最快,山区相对来说增长的最慢。在收入差距方面,2000年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高201元,为1.1%;比山区高7889元,高72.4%;丘陵地区比山区高出7688元,高70.6%.这个数据与1995年的数据相比可以看出,平原地区与丘陵地区农民家庭总收入的差距缩小了,但是二者与山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种植业收入下降的幅度较大,平原、丘陵、山区分别下降了16.3、9.4、3.7个百分点;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丘陵地区低于其他两类地区。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虽然2000年比1995年整体都有所下降,但是山区下降的幅度比较小,而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降到2.9%.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普遍下降,但在山区依然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2000年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为5.9%,而平原和丘陵地区分别下降到0.2%和1.0%的水平。渔业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始终比较高,平原、丘陵、山区2000年分别占16.0%、18.8%和17.7%,而且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经营水面面积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普遍上升,尤其是其中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大,平原和山区分别增长了5.8、4.8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农民通过农副产品加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商饮服务业的比重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这反映出农民收入增长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其他类型的收入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外出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平原、丘陵、山区分别增长了2.9、6.7、6.5个百分点。丘陵地区和山区,由于受资源的限制,有更多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外出务工创造收入。同时期平均每村外出务工的人数,平原地区由88人增加到131人,增长了48.9%;丘陵地区由121人增加到168人,增长了38.8%;山区由74人增加到105人,增长了41.9%.从外出务工人数的增长率可以看出,平原地区增长最快,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所致。2000年黑龙江省农民外出劳动报酬收入人均达到338元,比1995年净增208元,增长1.6倍,年递增21%.牧区牧民家庭收入的变化趋势是,第一、第三产业收入比重分别增长了0.65个百分点和0.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收入比重下降了0.73个百分点;在第一产业中,畜牧业收入比重提升了9.83个百分点,种植业收入回落了0.80个百分点。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经验

  各地面对不利形势的挑战,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创造了十条基本经验: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依靠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收;二是培育壮大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依靠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增收;三是建设市场体系,突破农产品加工,依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收;四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普及推广先进技术,依靠提高产品含量增收;五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依靠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六是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收;七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经营体制创新,依靠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增收;八是落实农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依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收;九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提供及时的产销信息服务,依靠通畅流通渠道增收;十是实施扶贫开发工程,着力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依靠增强造血功能增收。
上一篇:农村集体非农用地流转受困现行法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