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诚信体系 构建
论文摘要: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探讨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论述了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对和谐社会实现的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首次完整提出的。《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川。这就为我们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实现途径指明了道路,笔者认为其中以诚信友爱为支点的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是和谐社会实现的必然要求,也为和谐社会其他目标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由于社会诚信的缺失,目前我国社会上出现很多与经济发展极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商业欺诈、制假售假,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政府政策的朝令夕改,腐败成风,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正日益受到质疑;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我国传统社会中所仅存的信任机制几乎丧失殆尽。这些无不与我国没有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有关,社会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了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样也使和谐社会的实现如同釜底抽薪,失去了根基。因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目标是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是达成以人为本的和谐状态。因此,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我国的诚信体系的目标及内涵
我国现代诚信体系所规范的范围已不只是传统社会中的道德领域,它已经延仲到了社会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各个方面。是由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社会诚信体系。
现代诚信体系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不仅需要我国传统诚信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及道德自律的作用,更需要一整套诚信制度、法律来规范约束,需要现代信息处理机制为纽带去联系传播,因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我国目前的社会诚信体系至少应该由以下部分构成,首先是制定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系统的、规范信用活动的法律体系,包括《信用基本法》、《征信数据采集和保护法》、《公平信用报告法》和《消费信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人们的信用行为得以用法律加以规范;其次,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及社会参与为原则建立社会诚信管理和服务系统,开展信用活动,对人们的信用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再次,建立以信息为传输纽带,以法律为准绳的社会监督与惩戒机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碰壁的社会联防机制;最后,“通过道德宣传教育示范的作用,把这种外在的规范约束转变成内在的共识,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言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自觉诚实守信的诚信文化”,从而完成由传统诚信向现代诚信体系的转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