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解剖学相邻导联,即按解剖学顺序排列的相邻导联。在常规标准心电图中胸前导联V1-V6是从右前-左外解剖学顺序排列,但肢体导联则不符合解剖学顺序。建议将肢体导联从左上-右下按解剖顺序排列:aVL、Ⅰ、-aVR、Ⅱ、aVF、Ⅲ,即Cabrera排列方式(瑞典已应用25 年),有利于临床ECG分析(见图2、3)。
A、额面6导联轴方向 B、常规排列方式 C、Cabrera排列方式
图2 额面导联排列方式
2.3 ST段改变新标准
新指南强调ST段偏移的测量点为J点,同时强调偏移标准与性别、年龄及心电图的导联有关。“建议”推荐:ST段偏移正常范围:①ST段抬高:男性,V2及V3导联J点抬高≤0.2 mV(40岁以下≤0.25 mV),其它导联≤0.1 mV;女性,V2及V3导联J点抬高≤0.15 mV,其它导联≤0.1 mV;②非常规导联:V3R及V4R导联J点抬高≤0.05 mV(30岁以下男性≤0.1 mV);V7及V9导联J点抬高≤0.05 mV;③ST段压低:J点压低在V2及V3导联≤0.05 mV,在其它导联≤0.1 mV。
2.4 ST空间向量分析梗塞相关动脉
2个或2个以上解剖学相邻导联ST段抬高超过正常上限,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梗死诊断和定位的依据,且有助梗死相关动脉以及闭塞部位的判断。“建议”指出:①当STI、aVL、V1—V4(可及V6)抬高,STIII、aVF、II压低时,提示前降支近段闭塞致广泛前壁或前壁基底部心肌缺血/梗死;②当STV3-V6抬高,同时STⅡ、Ⅲ、aVF导联未出现压低,提示前降支中远段闭塞致前壁心室缺血/梗死。③当STⅡ、Ⅲ、aVF抬高超过0.1 mV,应描记V3R、V4R,若STV3R、V4R未抬高,则提示右冠状动脉远段病变致下壁缺血/梗死;若STV3R、V4R亦抬高,则提示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致右室合并下壁缺血/梗死;④当静息ECG表现为8个或8个以上导联ST段压低>0.1 mV,同时伴aVR和或V1导联ST段抬高,应考虑缺血原因为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
2.5 缺血后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梗死后,部分患者在V2-4(偶及V5)导联可出现T波深倒置(>0.5 mV),伴QT间期延长,但每次胸痛后ECG尚无进展为MI的证据。冠脉造影常显示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伴有侧支循环形成,这部分患者应高度警惕前降支闭塞致急性前壁MI。这种ECG改变也可见于颅内出血及部分心肌病患者。
2.6 LBBB合并心肌缺血/梗死的诊断
LBBB并AMI患者出现同向性改变,是指即在以R波为主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在以S波为主导联(V1-V3)ST段压低>0.1 mV;非同向性改变,指在以S波为主导联,ST段抬高>0.5 mV。同向性改变诊断MI的特异性高,敏感性低,患者死亡率高;而非同向性改变诊断M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差,患者死亡率低。
2.7 量化QRS评估陈旧性MI的范围
建议提出,如欲用QRS改变评估陈旧性MI范围,可采用Selvester评分法。
学习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再定义,应用心电图诊断新标准,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对AMI早期ECG、再灌注ECG认识,有助MI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