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公司能掌握顾客在销售地点的重复性购买资料。
4 公司具有建立和利用资料库的技能。
5 公司能本着双赢的原则为顾客提供相应的奖励方案。
这个指标体系得到包括世界500强在内企业的广泛推崇,国内一些优秀企业也积极向这个指标体系接近。
所以顾客并非生而平等,可用ABC分类法将其分类,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不具有获利性的顾客,这部分顾客占比较小。
2 损益两平或低度获利的顾客,这部分较多。
3 中度获利性的顾客,这也较大一部分。
4 高度获利性的顾客,这部分相对较少。
对于 1,2 的顾客,你就该分析,为什么这些客户无法创造利润或利润较少,我们是否为其花费了太多的和资源,能否改变成本结构,我们是否可以改变客户的购买行为?有句格言说“获取一个新客户比保留原来的花费要多五到十倍”,表面上,这似乎是用来阻挠客户的获取,要我们贡献更多资源用于保留旧客户的有力论据,事实上,这对许多公司而言可能是正确的方向,当此种观点似乎有很大的争议,因为重要的不是获取客户的成本,而是的回报,一旦客户带来的价值超过成本,就该全力以赴的获得那些客户。
对于3 ,我们可以考虑用什么行动一创造更高的利润。
对于4,我们就可以分析,这是属于那些客户,我们如何维系这种关系,让其忠诚,如何吸引更多这种类型的客户。
当然,如果你的客户群体基本都一样,或相差不大,或者客户的需求及品味比较统一,可以用不同层次来满足,或者其差异可以结合在标准化的产品之中,那么,就不必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
可乐以相同的配方吸引所有的消费者。
微软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正企图主宰全球。
说完顾客关系理论,在从另一角度看利润。
利润 = 总销售额 — 总成本
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示
利润 = 总销售额 * 利润率
其中,总销售额为每次销售之和,可用 顾客的交易次数 * 平均交易量 来表示. 通常,因成本相对固定,我们一般考虑毛利额和毛利率。
当然,这个公式对于消费者市场反映的更直观一些,对于生产者市场,其有自身的特点,当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顾客交易次数是基础,保证一定的顾客群体,并鼓励其频繁消费,这就是客户关系的问题,可参照亚瑟·休斯的五个指标。现代很多企业的会员制,积分制,如运用得当,能很好的维护较稳定的顾客群体。维护老顾客发展新顾客,提高其忠诚度,这又回到第三章中提到的价值第一的思想,为其提供独特的价值,建立其依赖性,叫他离不开你,或离开你要花更多的成本,把握客户关系中的主动权,那样,顾客会稳步增加,顾客交易次数也就增加了。
平均交易量的提高更多啊的要靠一些和促销的手段,一些附加产品及附加服务也会成为一个有效的手段,有目的的引导顾客,以及关注一些大客户关系并促成交易,都是提高客单价即平均交易量的有效手段,不要忽视每一次交易,长尾理论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每次交易提高一点点,带来总体销售额的增加可能是巨大的。
毛利率通常相对固定,通过将资源更多的转移到能带来高毛利的顾客群体及相关产品,从而提高毛利率,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另外,有目的的引导顾客消费,通过培训员工,提高其消费高毛利产品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毛利率的变化可能带来顾客群体的变化,故需要慎重而行。
如果你的企业处于成长期,消费群体还不稳定,不成熟,那么重点放在提升销售额上,即 交易次数 * 平均交易量 ,因为一味盯在毛利率上,可能带来部分顾客的流失,引起风险。
如果你顾客群体比较稳定,销量有一定保证,那么,重心可放在提高平均交易量及毛利率上。
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可带来顾客交易次数,平均交易量,毛利率的提高,或者提高其中的一到两个,虽可能引起其他一个或两个的减少,当总量即毛利额仍可增加。当同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资源限制,管理水平,人才储备等各方面是否能足够支持。这就需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来使毛利额最大,从而带来利润的最大化。
以上问题基本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一个持续盈利的能力,这很大层面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这里可以借鉴的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及戴明的PDCA循环。
彼得·德鲁克认为,任何企业必须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企业的每个成员所作的贡献显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目标管理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是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管理的整个重点从工作努力 — 即输入转移到生产率 — 即输出上来。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再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而在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绩效)。
实施目标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这项工作总是从企业的最高部门开始,然后由上而下逐级确定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目标体系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它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1 高层管理预定目标
2 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3 明确下级的目标
4 上级和下级要达成一致意见。
对于各级目标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