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银行理财产品若干法律题目探讨学毕业论(2)
2014-09-07 01:06
导读:2银信结合产品:贸易银行固然不能直接进行股权性质的投资,也不能发行信托产品,但贸易银行可以通过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将投资范围拓展到实业领域
2银信结合产品:贸易银行固然不能直接进行股权性质的投资,也不能发行信托产品,但贸易银行可以通过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将投资范围拓展到实业领域,当然风险和收益状况要视投资治理人、项目本身、企业资质等而定。
3银基结合产品;这种产品是贸易银行与基金合作,发行理财产品,再由基金进进证券市场,突破了贸易银行资金不能投资证券的法律限制。
4“打新股”概念产品:这是中国独占的一种理财产品,银行用理财基金申购新股,待股票上市后即抛售,赚取一、二级市场的差价。此类产品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发展迅速,一度占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40%。但是,这种产品也不一定全部盈利,在2008年就出现了上市开盘价即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在当前低迷的股市中,首次公然发售(IPO)已经停止,此种产品必须在股市起稳后才有市场。
5QDII基金: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首字母缩写。它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分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它是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答应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我国贸易银行目前发行的QDII产品,主要投资于港股和美股。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04月18日发布了《贸易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治理暂行办法》,对QDII基金做了规定。
(三)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贸易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投资者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这类产品在保证本金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的浮动收益,投资者在存款的基础上,向银行出售了期权收益权,因此可以得到普通存款和期权收益的总收益。这种策略可以以小博大,投资者最多也只是输掉投资期利息,以一笔门槛不高的投资,便可以参与诸如商品市场、海外资本市场等平日没有途径进进的领域,有较强的吸引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四)贸易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
贸易银行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资信,所以很多机构都利用贸易银行的信誉来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贸易银行承销的产品有基金产品、保险产品、国债、企业债券等等。
贸易银行在承销过程中的作用相当于证券市场上的承销商,收取固定的承销用度,不对产品的风险负责。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于贸易银行承销此类产品提出批评,以为银行有出售信誉之嫌。
二、贸易银行理财产品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在贸易银行理财产品中,各方当事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题目。只有界定清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才能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处理好因理财产品而产生的各种法律纠纷。目前学界和实务界对此题目有多种看法。在中国银监会发布的《贸易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治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贸易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并未对此题目进行界定,但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发布《办法》和《指引》答记者问时,却有如下说明:“《办法》和《指引》明确界定了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之上的银行服务,是贸易银行向投资者提供的一种个性化、综合化服务”。(注: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发布《贸易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治理暂行办法》和《贸易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治理指引》答记者问.(2005-09-29)[2009- 02-05].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21/20050929221655.htm.)
笔者以为,银监会将理财产品界定为委托代理关系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在不同的理财产品中存在不同的法律关系,笔者根据前面的分类,分述如下:
(一)在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中,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
投资者购买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之后,银行负有还本付息的义务,投资者享有收回本金并取得利息的权利,这与储蓄的性质完全是一样的,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普通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的这类业务属于资产负债业务,不属于中间业务。“在提供债权债务类理财产品时,形成了事实上的表内负债。因而贸易银行通过个人理财产品召募到的资金属于银行负债的一部分,其资金的操纵属于资产运用,从整个银行层次上看,个人理财业务的资金资产与其他资金来源与运用一样,计进资产负债表,成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 。(注:胡云祥.贸易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上海金融.2006,(09).)此类产品中银行要承担全部的投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银行就必须用自有资金向投资者还本付利,影响到银行自身的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