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研究(4)

2013-04-29 01:14
导读: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一类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个别成员国存在的差距也在趋于协调一致。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中国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四)加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低而数目少,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门槛较低,在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绿色贸易壁垒并日益提高其环境标准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低标准的产品大量涌入我国,洋垃圾进口事件的屡屡发生便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大量外资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但是,在外商投资建设项目中,我国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评估,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一些外商投资者为了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成本内部化和绿色贸易管制,将一些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我国境内生产,这在化工、造纸、印染、电镀、农药等行业尤为明显。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一方面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四、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国际贸易中争取主动,我们应该在认识和弄清绿色贸易壁垒实质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正视我国在应对绿色壁垒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一)正确认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存在问题

  1、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认识不足。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很早就从事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并且不断提醒绿色贸易壁垒将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决策者和广大企业家似乎还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多少人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考虑采取何种措施和对策来冲破外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比如,我国几年前已开展了ISO14000的认证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在国际和国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都还远远不够,仅仅处于起始阶段。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认识到绿色生产的重要性,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也仅仅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因此,就现实状况而言,我国目前仍难以面对国际上日益发展强化的绿色贸易壁垒。

  2、面临着管理上的难度。比如要对各种产品制定涉及环境方面的技术指标,这个指标是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还是由技术监督部门制定,还没有法律方面的明文规定。如果把绿色贸易壁垒的技术指标定义为环境标准,则应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如果定义为产品技术标准,则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制定。可是目前这类指标是何属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3、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难度。假设我国已经有了相应的产品绿色技术指标,但我们是否有相应的检验评判能力,仍是一个问题。过去我国对一般产品在环境方面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也没有进行这方面要求的检测实验设备。就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在这方面的检测技术能力还不能够适应建立绿色贸易防线的需求,今后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加强其检测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因此,我国在技术的资金投入上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4、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不足。任何一个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基础性研究,在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目前,我国在建立贸易技术壁垒、应对国际上日益发展的绿色贸易壁垒方面所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作还不够。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我国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指标体系,也是有很大的困难。

  (二) 我国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教育,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改变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不关注环境的生活习惯,建立绿色消费观,鼓励公众消费那些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对改变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有利的产品,使绿色贸易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

  2、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环境经济政策,建立环境经济分析方法。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环境管理经验和措施,尽快将与环境有关的行政立法措施和国际标准惯例法制化,健全各类环保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以司法推动立法实践,同时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另外,由于我国对资源管理的不善,以及资源产品的价格未将环境成本计入在内,我国的资源成了可以廉价出口的商品,并造成境内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入世后,我国战略资源将面临进一步衰竭的可能,环境失调加剧。因此,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经济分析方法,在环境恶化或环境改善对资源、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影响的定量化上加强研究,把不可更新资源的损耗、可更新再生资源的消长、环境的破坏与修复改善、污染的治理等作为社会成本列入核算体系,逐步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商品化、价格的量化,实现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有偿性,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节约。

  3、建立规范化的认证制度,积极实施ISO14000,加快与国际接轨。组织建立我国的绿色贸易技术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作为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它的实施已成为国际潮流。我国质量认证和环境保护部门应抓紧对ISO14000系列标准在我国实施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积极推广使用,ISO14000系列标准的采纳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产品在环境标准方面达到国际要求,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扩大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环保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此外,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引致许多前向、后向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具潜力。我国已将环保产业确立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初步辅以税收、信贷等宏观政策的扶持。同时,应把环保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中,制定针对绿色壁垒的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和发展策略,改变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一篇: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策浅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