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民事再审制度的理性分析律毕业论文

2017-11-29 01:53
导读:法律论文毕业论文,民事再审制度的理性分析律毕业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简介:再审制度是
内容简介:再审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的讲,我国再审制度对于保障民事审判的公正性以及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再审制度是本着“实事求是”、“有纠必究”的指导思想而设计的,不可避免的存在追求所谓的“实体公正”而忽视了法院裁判的稳定性。本文以为,诉讼是特定化的解决纠纷的活动,具有其特殊的内在要求,再审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相互关系。在深进分析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我国再审制度的具体设想,即:取消法院主动决定再审的权力;限制并逐步取消民事检察抗诉的权力;终极建立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一元启动机制”。  关键词:民事 再审 分析  一、现行民事再审程序的客观评价
  民事再审程序,是指为了纠正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中存在的错误而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 .再审制度设立的宗旨是为确保法院裁判的公正性、正当性,从而维***院的权威和社会正义。
  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至188条对再审程序的启动、法定理由及审理程序作了规定。分析立法规范的内容可以概括出现行再审程序的几个特点:1,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多元化。与1982年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规定相比,1991年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当事人以申请再审的方式启动再审程序,这是对当事人诉权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完善和落实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监视权的内容及方式。1982年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规定比较原则,特别是对检察机关的审判监视更是缺乏具体的内容。修改后的民诉讼法对检察机关的监视方式、对象及途径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2,再审程序职权化。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程序的启动,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法院及检察机关有较大的主动权。3、再审程序的发动不受时间限制。除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外,法院及检察机关行使职权发动再程序不受时间限制。从1991年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是比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有了较大进步。但从实际运作来看尚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题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对法院行使监视权自行启动再审程序缺乏必要的约束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以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这一规定极为概括和原则,可操纵性不强。首先,轻易造成再审程序的启动以本院院长的意志为转移。固然法律规定院长以为有错误需要进行再审的,应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但实际上法院院长对审委会的决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常会决定再审;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及上级人民法院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下级法院错误裁判的信息无明确规定。实践中经常是通过一些“非正常”渠道,主要是当事人申诉方式获得,轻易造成当事人申诉满天飞的现象 .这违反1991年民事诉讼法设立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精神。再次,法院决定再审并无时间的约束,更增加了启动再审程序的不确定性,直接威胁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
  (二)检察机关行使民事抗诉权的范围模糊,轻易导致法院与检察机关的冲突
  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了人民***行使民事抗诉权的范围和抗诉的理由,其中对抗诉范围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仅规定了对法院生效裁判可以进行抗诉,而未具体说明哪些判决和裁定检察
  机关可以抗诉,比如非诉讼程序的判决,关于财产保全的裁定等,这势必造成实践操纵中的困难,也是造成检、法两权时常发生冲突的原因 .最高人民法院常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限制检察机关抗诉
  权的行使,如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关于检察机关对法院先予执行的民事裁定提出抗诉的案件不予
  受理的解释;1999年关于检察机关对民事调解书提出抗诉不予受理的解释等。这种限制的正当性是值得怀疑的。
上一篇: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新界定律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