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注; 释:
[1]《汉书•艺文志》。
[2][4][8][9]《论语•述而》。
[3][11]《中庸》。
[5]《论语集注》卷四和卷五。
[6][美]阿兰•布鲁姆(Allen Bloom)著,朱振宇译《纪念施特劳斯(1973)》、《施特劳斯与古典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9)。
[7]《史记•孔子世家》载,春秋时人晏婴语。
[10]参见Leo Strauss, Liberalism Ancient and Moder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p.6.
[12]“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
[13]《汉书•董仲舒列传》。
[14]据《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5]《论语•宪问》。
[16][17]《孟子•滕文公上》。
[18][40][42][美]列奥•施特劳斯著(Leo Strauss),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National Right and History),三联书店(北京)2003(122,30-31)。
[19]《孟子•告子下》。
[20]“德者,得也”。古之“德”、“得”不分,乃为常识。故兹不赘述。
[21]古之“道”、“德”亦不相分,如《管子•心术上》之所谓:“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间之理者,谓其所以舍也。”
[22]施特劳斯著,一行译《什么是自由(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华夏出版社,2005(6)。
[23]布鲁姆著,秦露等译《巨人与侏儒(Giants and Dwarfs)——布鲁姆文集》华夏出版社,2003(266)。
[24]《三国志》卷四四,《蜀书》卷一四。
[25][38]《论语•泰伯》。
[26]《康子内外篇•阖辟篇》。
[27]康有为:《大同书》。
[28]《尚书•大禹谟》。
[29]《管子•心术上》。
[30]《论语•先进》。
[31]据《论语•述而》中之所谓“自行束修(即十条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2]《论语•雍也》。
[33]《康子内外篇•阖辟篇》。
[34]《中庸》。
[35]乔植荣、臧乐源:《孔子也是一位诗人》,《大众日报》(2000.2.2)。
[36]《论语•为政》。
[37]《论语•学而》。
[39][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著、薛华等译:《科学时代的理性》第1、3和123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41]卡尔•雅斯贝斯著,柯锦华等译《智慧之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68-70)。
[43]金景芳:《知止老人论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5)。
*文中所引而加不注者,皆出自刘小枫先生于2000年4月在北京大学的稿《尼采是谁?》。后来他又以《尼采的微言大义》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学院等地发表了演讲并以同名在《书屋》(2000.10)上公开发表。特志于此。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