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生命的心心相印——莊子、禪宗與中國生命轉化(3)

2014-12-23 01:45
导读:向上提昇。 這一提昇就是由心的修養使生命突破了命運,上達而和天命合一,我們普通講天人合一,其實就 莊子來說,乃是天命和生命的合一。我們普通

向上提昇。

這一提昇就是由心的修養使生命突破了命運,上達而和天命合一,我們普通講天人合一,其實就
莊子來說,乃是天命和生命的合一。我們普通常把命運和天命混淆,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
天」把這兩句話重疊起來,豈不是生死,富貴在天命了嗎?的確生死富貴,是命運也是天命,命
運是下一截的雲層,而天命乃是雲層上面的青天。由於我們站在地上,向上看,只有看到雲層,
於是整個天便只有一層層的雲,可是當我們衝破雲層,直上青天後,再向下看時,我們便看到以
前的我們為雲層所覆。這時候,我們看到前前後後清清楚楚,我們便不再為雲層所左右了。

前面我們曾提到有關軀體生命的問題,生命本身無法自主,因此必須由我們的心,把我們提昇到
天之後,再來看形體生命的問題,莊子便是由這理境來解懸的,這也就是他為什麼在開宗明義第
一篇的逍遙遊中,先使大鵬一飛沖天,再向下看那野馬塵埃的大地了。

2.生命的肯定

前面我們已說過,如果落實在生命的形軀上,誰都難免一死。如果死是一切的結束,誰都沒有成
功可言。在莊子的眼中,唯一能改變這個死的威脅,只有心不與形體同死。心的超然獨立,能自
主,便使生命能自主。而這個心所以能自主,就是由於心能提升到天的境界,然後再落下來觀照
萬物的存在與變化。

就萬物個體生命來說,每個生命都由生到死,有他們自己的軌道,有的長,有的短,也都有他們
的命定。在這一層上,人和其他動物沒有差別。然而其他動物在牠們生存時,不能自反牠們的存
在,在牠們走向死亡時,沒有自覺牠們將會死亡的恐懼。當然某些高等動物也許有某一些對生存
或死亡的反應,但那只是本能的。而我此處講自反,自覺卻是人的特性。這個特性就是來自於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的作用。當這個心陷落於生命的軀殼內,我們便會因此而有許多煩惱恐懼,所謂「人生不滿百,
常懷千載憂」,可是我們這個心有一個特殊的提昇的功能,藉修養,使我們突破軀殼的限制,而
上達於天。莊子的「天」,不是一般宗教講的神明,而是大自然。莊子把心投入這個廣闊無邊的
大自然中,也就是和大自然結成一體,因此由這個心去觀照萬物,所看到的不是一個斷片的,不
相關的個體,而是一個連環似的相接的整體。在至樂篇中有一大段生物演變的話:

「列子行食于道從,見百歲髑髏,攓篷而指之,曰:「唯予與女,知而未嘗死,未嘗生。若果養
乎,予果歡乎?種有幾,得水則為….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又返入於機,萬物皆出於
機,皆入於機。」

胡適把這段話比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我們不必這樣去和科學相附會,但是這段話顯然是發揮
了內篇「化聲相待」的重要思想。

什麼是「化聲」?在齊物論開端,莊子描寫天地之間的自然產生一氣,這一氣吹到山林中,由於
樹木的各種枝椏根莖,山岩的各種洞穴孔竅,而產生各種不同的聲音,這就像人間世的各種不同
的形狀,觀念,知識,其實都是一氣的作用。這一氣的作用就產生了我們的形體的生死變化,如
莊子妻死,他鼓盆而歌說:

「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特無生也,而本無形,非特無形
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
春秋冬夏四時也」(至樂)

所以生死只是一氣的變化。「化聲」者,就是萬物變化之氣。什麼是「相待」呢?這些萬物變化
的氣息,就個個物體來說都是個別的。都是一氣的變化,一氣的循環,所以就整個自然來看,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是一個接一個,所謂「相待」,就是一個等待著變成另一個。所謂「萬物以不同形相禪」,這是
說萬物雖然形體不同,卻互相變化,我們軀體死後,埋在土中,會變化成別的東西。莊子藉著修
道之士子輿病得快死的時候說:
上一篇:科学与人文 下一篇:戴震研究专题(一)元气实体:戴震义理之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