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心心相印——莊子、禪宗與中國生命轉化(9)
2014-12-23 01:45
导读:性。自性畢竟是性份上的境界,自性是純然至善的,而心卻有善有惡,所以功夫先要做在心上, 如壇經上說: 「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
性。自性畢竟是性份上的境界,自性是純然至善的,而心卻有善有惡,所以功夫先要做在心上,
如壇經上說:
「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誆
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
根據這段話,和慧能在壇經中的思想,自性就是我們的本心。但我們的心中有不善等各種念頭和
邪見。這些念頭和邪見一除,這個心就是本心。這個本心和邪惡之心本來是一個心,是重疊的,
而不如我們一般人的看法,心中一半善,一半惡的分割的。所以這邪惡之心一轉即是本心,本心
即是自性,自性即是佛性。所謂「即心是佛」,就是指這個心,而這一轉即是頓悟。
當然「這一轉」說來好像容易卻也難,不是任何人都能轉,這也使得後人把頓悟反而變得神秘玄
妙了。其實就理論來說這一轉只是在我們心中轉,這許許多多不善心等,也都是我們自己心中的
念頭而已。這些念頭很輕,本來就容易轉,只是我們不肯去轉,如莊子所謂「福輕乎羽,莫之知
載」(德充符)。在傳統佛學上,有許多戒律和修持方法,由於時代的演變及民俗的不同,當然不
必執著。至於還有許多好的,也值得遵守。而慧能的方法,是在心中先轉,明了本心,見了自性
之後,對於外在的戒律和修持,自然不會觸犯,而能遊刃有餘。
最後,歸結來說,慧能提出的自性,就像在宇宙的萬里長空中,使我們知道當前的自我一悟,即
是佛性。直截明瞭,這不正是和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遙相呼應,如出一轍嗎!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