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生命的心心相印——莊子、禪宗與中國生命轉化(6)

2014-12-23 01:45
导读:之夢為胡蝶與,胡蠂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蠂,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所謂「物化」,不是為物所化,而是在我們達到真心後,見自己的真我,然後

之夢為胡蝶與,胡蠂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蠂,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所謂「物化」,不是為物所化,而是在我們達到真心後,見自己的真我,然後把萬物提昇上來,
物物皆是真體。這樣,我便能與萬物同化,所謂「萬物與我為一」的一,就是這與萬物相同的真
心。總結來說,莊子修練的最高層次就是達到這個真心的境界。唯有真心才能超脫軀體和命運兩
種侷限,使我們自主其生命,在宇宙大化中,能逍遙而遊。

(三)禪宗對生命的體證

1.生命的自覺

我們談禪宗,當然不能不談它的老祖宗—佛陀。我們在這裡說「自覺」,更不能不知道佛陀就是
覺的意思。佛陀簡稱為佛,中文翻譯就是覺者。佛學上的定義就是指正覺和遍知的大徹大悟的
人。遍知就是普遍的知道宇宙人生的道理。正覺就是遍知的正正確確,而沒有錯誤。合起來,就
相當於莊子的真知。不過佛學中的這個覺是指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意思,但這個覺最根本的
還是自覺。沒有自覺,又哪裡談得到覺他,和覺行圓滿。

釋迦牟尼是一位自覺者,後來他又稱為佛陀,甚至有那麼大的神通法力,那都是後世佛教因為宗
教的需要而加添上去的。其實釋迦牟尼在一生四十九的說法中,依據早期的經典,如阿含經等,
我們看到的釋迦牟尼是一位很有哲學思考的導師,他只是為人說破人生煩惱的根源,讓人覺悟,
不要執著這個假相的生命而已。他沒有自稱為偉大的佛,更沒有立佛像,要人崇拜他。他的言行
是非常的平實的,就像我們的孔子一樣,所不同的,孔子是從政教著眼,而釋迦牟尼卻是重視人
生痛苦的解脫。孔子到後來被高推聖境,幾乎神化。但總還算好,論語中學生說得明明白白:
「子不語怪力亂神」,所以亂神之事無法完全加在孔子身上。每年孔誕,大家只是拔拔豬毛而

大学排名


已。可是釋迦牟尼由於生長在宗教掛帥的印度社會,後來佛教又是完全宗教化,所以釋迦牟尼被
神化也就是必然的後果,儘管金剛經中一再說不要以為他說宇宙大法,不要以形相看他,但人們
還是把他作這方面的膜拜。

真正的釋迦牟尼應該在於他的自覺,因為他在菩提樹下就是自覺的證悟。不過釋迦牟尼的自覺對
生命的看法,是本著他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教義,就是他的轉法輪,即教人四聖諦,即苦、集、
滅、道。他是從苦觀著手,認為人生多苦(四苦、八苦)。而苦的本質,乃是我的不能自主,我
的不能永恆,而苦的原因,就是由於無明的欲念形成了我的意識,產生了貪瞋癡的執著,而為了
這個假我所迷惑,為假我而求,而爭,而死。所以自覺就是要覺生命的假相。然而有假相,便有
真相,有假我,便有真我。那麼這個真相,真我又是什麼呢?由於當時的婆羅門教,常言梵的真
實,和真我。可能釋迦牟尼為了避免誤會而對真我而談得很少,他當時的言教,後來便歸結為三
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似乎都在生命的否定面來自覺的。至於背後的真我卻
都被忽略了。

此處我說中國禪的生命的自覺,究竟是言釋迦牟尼之已言、少言、未言、或不言,我不敢下斷
語。但就一般佛教、佛學的傳統來說,中國禪對生命的自覺都是另闢谿徑的,不然,就不會叫做
教外別傳了。

強調生命的自覺,我們就以代表中國禪的真精神的六祖慧能來看,他在壇經中說得清清楚楚:

「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
萬法本自人與,一切經書因人說有」(般若品)

很顯然的,慧能在這裡特別強調個人的重要,人比經書還重要。再進一層說,人的重要,就是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的生命的重要。不過人的生命有兩種,一是軀體,一是精神。精神的,即是指的自心。所謂生命
的自覺,就是把生命從軀體面,提昇到精神層面來,如他所說: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 不能自悟」。
上一篇:科学与人文 下一篇:戴震研究专题(一)元气实体:戴震义理之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