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7)
2015-12-16 01:03
导读:美自然之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在生命的意义上而不仅仅是在“实用”的意义上,人类对于植 物也要有爱惜之心,保护之心。孟子用“牛山之木”为例
美自然之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在生命的意义上而不仅仅是在“实用”的意义上,人类对于植
物也要有爱惜之心,保护之心。孟子用“牛山之木”为例说明了这个道理。齐国郊外的牛山上生
长着树木,在日光雨露的浸润之下发芽、成长、繁殖而成为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非常之美。但
是,如果不去爱惜它、保护它,而是天天用刀斧去砍伐它,等新的树苗生长出来之后又用牛羊去
放牧它,那么,过不了多久,牛山也就变成一座秃山了,有何美之可言?孟子举这个例子主要是
用来作比喻的,是要说明人虽然有仁义之心,但是也要保护,不可“放其良心”(《告子
上》)。但是,这个比喻不同于一般的比喻,就是说,它不仅仅是用来作比喻,同时还表达了孟
子的生态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看法,表达了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对于自然界的
万物如森林树木,是要“养”的。树木的生长需要自然条件,需要“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
润”,但是在人类活动所能到达的地方,就容易造成破坏,如果对树木没有爱惜之心,就很容破
坏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一种自觉的意识,保护树木而使之不受破坏。这也是仁的重要表
现,是人性的问题,人的生活态度问题。养护万物,使之“各得其所”,这是人类的责任。“苟
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同上)不仅人的良心需要保养,万物皆然,万物
也是有性的。这里所说的“物”,范围极广,当然包括“仁民爱物”之“物”。
有仁义之心而不可放失,因此要“存心”。但人之所以“存心”,是为了“事天”。孟子的“存
心养性事天”之学(见《尽心上》),就是存其仁义之心以对待天地万物,养护万物就是尽人之
中国大学排名 性以“事天”。所以孟子对于万物有一种亲近感,对于动物和树木有一种使命感,主张爱惜、同
情和保护之,使它们不要“无罪”而受到伤害与破坏。这种胸怀就是仁者的胸怀,大丈夫的胸
怀。大丈夫并不是临驾于万物之上,以宰制万物为其职志。孟子讲了一个冯妇的故事,表明他对
那些以杀戳动物为本领的人的看法,很有意思。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博虎”,有次他到野
外,有许多人正追虎,但老虎靠山而立,这些人不敢接近。他们看见了冯妇,便赶快迎接,请他
“博虎”。冯妇也就卷起袖子,伸出胳膊,走下车来,准备去博。大家都很高兴,但真正的
“士”却讥笑他。后来,冯妇“卒为善士”,不再去博虎了。(见《尽心下》)老虎伤人则可以
驱赶,无罪而“博”就不应该了。为了满足人的某种欲望而杀之就更不应该了。“人皆有所不
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同上)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就应如此。这几乎近于一种宗教情感,
但其中却有深刻的生态意识。
毫无疑问,孟子的“仁学”是关于人的学说,“仁也者,人也。”(同上)人如何成为仁,也就
是人如何成为人。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但这同人类中心论决不是一回事。孟子很重视人的创造
性,人的主体性,但人要作德性的主体,要普爱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他没有把人与自然界对
立起来,使人成为万物的“主宰者”,使万物变成被奴役、被宰割的对象,而是要将仁推之于万
事万物,使万物能“各得其所”,实行人于自然的生命和谐。自然界充满生机,人才能享受到生
命的快乐,这就叫“上下与天地同流”。
为了“祭礼”的需要,杀牲是不可避免的,齐宣王还是杀了羊,孟子也没有提出不该杀羊的主
张。羊作为家畜,难免遭到屠杀的命运,孟子只能提出“君子远庖厨”的说法,以表达人有“不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忍之心”,并将这种“不忍之心”推行到社会政治和自然界。这里似乎也有何者该杀、何者不该
杀,何时该杀,何时不该杀的问题,孟子没有进一步讨论这类具体问题,但是从他的一系列论述
可以看出,不能无故而杀生,当必不得已而杀之的时候,也有轻重缓急的问题。《祭礼·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