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及管理对策(3)
2017-08-18 06:39
导读:单位:万元 项目 1980年 比重 1985年 比重 1990年 比重 1995年 比重 1996年 比重 经济建设费 各类事业费 行政管理费 其他支出 合计437290 377216 108653 55423 97858244
单位:万元 项目 1980年 比重 1985年 比重 1990年 比重 1995年 比重 1996年 比重 经济建设费 各类事业费 行政管理费 其他支出 合计437290 377216 108653 55423 97858244.69 38.55 11.1 5.66 100490818 703712 205422 261519 166147129.54 42.35 12.36 15.74 100676713 1367537 470527 918320 343309719.71 39.83 13.71 26.75 1001588947 3158265 1246956 637343 713151122.28 44.29 17.49 8.94 1001996477 3836238 1573871 1433481 884006722.58 43.4 17.8 16.22 100注:1.经济建设费包括:基本建设、挖潜改造资金、简易建筑费、流动资金、科技三项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城市维护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等
2.各类事业费包括:农林水、工在商、文教科学卫生、抚恤和社会救济及其他部门事业费等
(三)地方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别分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差别较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东部较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在经济方面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选取华东六省一市为一组,代表东部地区,西北西南九省区为一组,代表西部地区,将两级地方财政支出情况进行对比(详细资料见表5、表6)。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前者除江西、安徽两省,其余四省一市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列全国前十名,且经济总量较大。后者除新疆外199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列全国后一位。
1.东西部地区之间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差别分析
从表5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地方财政支出方面东西部差别进一步扩大。1996年与1980年相比,华东区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1.06倍,而西北西南区仅增长7.87倍;国内生产总值华东区增长了16.66倍,西南西北区仅增长12.23倍。特别是近年来东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有了较大增长,1996年达到493元,比西北西南区高出91元。说明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财政更加困难。近二十年来,国家采取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效果并不明显,在方式上有待改进。但从1996年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支出的对比来看,人均财政支出大致相等,而入均国内生产,总值华东区达7370元,西北西南区为3456元。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 1996年华东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347.76元,西北西南区为204.61元,如再加上扣退税后上交中央的两税收入,华东区人均为624.35元,西北西南区则为388.52元。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东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差别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华东区在企业挖潜改造、城市维护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有利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长远发展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不仅高于西北西南区,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西南区,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等支出方面高于华东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华东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东西地区对比,西部地区吃饭财政的特征更加明显。 二、矛盾与问题
地方财政支出是各级地方政府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它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但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支出管理方式陈旧,与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状况极其不适应,从而导致以下种种矛盾:
——支出的有限增长与现实需要不断扩大的矛盾。在市场经济进程中,财政职能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尤其是在中央财政极其困准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实际还承担了中央财政的一些职能,地方财政不仅要维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支持教育、科学、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还要支持各项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在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量呈现出跳跃性增长的特征,而财政资金的增长又不可能是超常规的,因而使得财政支出的有限增长与现实需要不断扩大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