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及管理对策(7)
2017-08-18 06:39
导读:(二)国外财政支出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拿国外的一些做法与我国进行比较,我们觉得在支出管理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1.支出管理要以健全的法制为
(二)国外财政支出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拿国外的一些做法与我国进行比较,我们觉得在支出管理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1.支出管理要以健全的法制为依托,强化支出的约束和监督。
国外的预算计划订得早,一般都是提前一个预算年度编制。预算计划一经确定,不但公众和审计部门要监督其执行,而且在出现增支项目的时候,要调整和追加算十分困难,有的只能推迟到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中安排,有的甚至宁肯放弃某个项目也不随便调整预算。相比之下,我国财政预算编制就不是很合理,往往新的财政年度开始了,才着手正式编制本年度的预算,等人代会审议通过,预算年度已过了1/4。也就是说,在一个预算年度里,至少有3个月以上的政府开支连形式上的法律约束都没有。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即使经过人代会审议通过,调整于算的随意性也很大,而且程序一分简单。
2.预算体系包含支出标准,支出科目等设置的科学化。预算编制程序的规范化是搞好支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国外预算编制工作十分规范,一般都以未来国内外济形势的预测税源合估计为基础,经过多个部门、多个层次近一年的反复研究、论证,才完成预算的编制过程。因此,每一项支出是否应该安排或具体应该安排多少都有充足的依据,整个预算计划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而我国目前的预算编制基本上是根据往年的支出情况,对当年的支出略作调整即成为新的预算。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支出安排掺杂了许多人为的因素,往往该增支的项目不能增支,而该减少的项目却按往年的惯例保持了以前的支出水平。
3.科学界定地方财政支出范围,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支出范围界定不清的问题,因而造成了财政该管的没有管好或管不了,却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缺位”与“越位”并存。国外的经验表明,财政支出范围与结构也存在历史的阶段性,是由每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例如韩国与加拿大相比,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它的支出就更多地着重于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而加拿大由于经济发展比较成熟,其财政支出则侧重于社会发展方面,体现了较强的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较高。因此,在界定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范围时,我们也应结合目前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在继续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此外,地方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支出结构的优化还有一个体制性前提,即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必须明确,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也是国外经验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四、结论与对策
(一)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地方财政支出运行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又有非体制性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既有社会环境(如法制观念)的钳制,又有内部管理水平的约束。因此,我们不能就地方财政论地方财政,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因素的影响都视为地方财政支出运行本分的问题,必须着眼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区分哪些影响因素现阶段可以消除,哪些现阶段还不行;哪些影响因素通过财政部门自身努力可以解决,哪些是财政部门力所不能及的。
2.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与此相应的社会管理水平及法律制度也都处于幼稚的状态。立于这个基础之上的地方财政支出运行不可能超越历史阶段,不可避免地带有与这个阶段适应的各种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实现地方财政支出运行质”的变化,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
3.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开始建立,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这是造成地方财政支出某些矛盾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社会和经济管理要达到比较完善的法制化程度,还需要有一定的过程;要健全和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管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具备有关方面的条件,或者有些条件还不成熟;“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提高了财政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但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政府职能转变来看,地方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政府职能不清是地方财政支出范围界定不清的直接原因。政府职能转换的取向是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其中政府的职能有很大不同,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如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已经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调整,但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看,现在政府职能还存在管着一些不该管的事,一些该管的事没有管起来或者没有管好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还是习惯于跑生产项目,管理企业具体事务,而对改善环境,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却重视不够。反映在地方财政支出上,就是难以避免一般生产和盈利性的支出。同时,政府职能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并由此确定相应的财权和财政支出范围。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这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所以在地方财政支出问题上,对一些项目也很难划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