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加强供给管理(2)

2017-08-24 06:26
导读:二、今后财政政策调节中长期供求关系的基本思路 买方市场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中国经济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国经
  二、今后财政政策调节中长期供求关系的基本思路  买方市场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中国经济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国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正在走出短缺经济,向实现小康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我们同时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买方市场存在的三大问题:(1 )我国买方市场是低收入水平的买方市场。从国际经验看,大多数国家是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才形成买方市场的,而当前我国的买方市场是在人均GDP尚未超过1000 美元,仍属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就决定我国需要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 )我国买方市场仅仅是一般商品供给初步走出短缺的局部买方市场。虽然有关部门纳入抽样统计的若干种一般商品均供求平衡与供大于求,但国计民生的“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中后两项的代表品——普通民用住宅和城乡交通仍都处于短缺和严重的低水平供给状况。因此,在目前,我们并没有条件轻言“告别短缺”。(3 )我国买方市场是经济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买方市场。从产业结构看,以前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目前的地区结构趋同,造成生产方面的某些恶性竞争和资源的严重浪费,直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布局太散,有限的国有资本难以支撑过于庞大的国有经济的盘子;从区域发展结构看,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从技术结构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经济存在十分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这也就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始终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  买方市场往往在发达市场经济下成为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常态。从发展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确实可能越来越接近这种状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当然必须兼顾总量和结构的调节,但一般总是要在经济总量或经济结构(换言之,调节总需求或调节总供给)两者之间选择其中一项作为调控重点。毫无疑问,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调控重点的选择与各阶段宏观经济形势休戚相关。一般而言,当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或低谷阶段运行时,宏观调控政策应以总量调控为主、同时兼顾结构调整,采取各项措施恢复或启动经济增长;而当宏观经济开始脱开经济周期的谷底进入扩张阶段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政策的侧重点应转变为结构调整为主、总量调控为辅。当经济运行进入经济周期中的峰顶阶段时,又需要更多地注重调节总量。简言之,除谷底和峰顶这样的特殊阶段特别需要需求管理去“熨平波动”外,结构调节的“供给管理”其实具有比总量调节的“需求管理”更值得重视的缘由,更是中长期的治本之道。对于我国这样市场经济正处在不成熟、不发达阶段的国民经济,在“标本兼治”之中尤其要注重以供给管理推进结构优化和经济良性循环。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并结合今后中长期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点应随走出此次的低谷阶段而有所变化,即:在适度调控经济总量的同时,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具体有如下几点考虑:  (一)展望1999—2000年的经济增长,由于1998年各项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出来,如果周边国家经济环境渐趋稳定和好转, 应当说, 我国经济增长中扩张总量上的要求便或迟或早不会再象1998年那样迫切。从中期看,我国将由经济周期的谷底阶段进入经济周期的回升阶段。届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点转向结构调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我国买方市场的外在表象是大多数商品库存上升,销售不旺,供过于求,但其内在的深层根源则在于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如: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造成的无效供给,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时调整和缺乏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等等。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国家,刺激需求只能从数目较小的增量上调节供需缺口,缓和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存量结构调整,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在已初步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从世界范围看,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将成为21世纪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在世界上的排名和位置。从国内看,庞大的国有经济存量如何盘活,使其充分发挥效益,是不能够回避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一个关于经济的技术结构问题,另一是关于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问题。两者从根本上影响我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下一个世纪实现振兴。因此,宏观经济调控的供给管理政策必须对这些结构的调整优化积极助推。  总之,财政政策调节供求关系、应对买方市场的基本思路,在中长期有必要由“刺激需求、启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变为更加注重“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体而言,财政政策要立足于中国经济跨世纪的长远要求,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紧紧抓住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发展两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关键问题,并积极开拓理财和调控的新方式,以求有效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中长期供求关系的改善。
上一篇:面对入世:财政政策的调整和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