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00年的中国政府行政-变革与发展的图式(10)
2014-10-22 01:06
导读:·非理性的行政行为; ·职责不清和相互冲突; ·公共利益的受损; ·贪污腐化与少数人利益,不负责任; ·命令贯彻危机; ·治理本钱增大与效率低下。
·非理性的行政行为;
·职责不清和相互冲突;
·公共利益的受损;
·贪污腐化与少数人利益,不负责任;
·命令贯彻危机;
·治理本钱增大与效率低下。
因此,制度化的行政是中国行政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同时也是行政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制度保证。
5、行政组织治理系统的化
几乎从人类诞生的那个起,在人类组织结构的形式中,占尽对统治地位的是金字塔的组
(13)
织结构,甚至于是政府行政体系唯一的组织治理形式,这个金字塔形的组织体系最为明显的特征在于:
·比较封闭,试图选择和尽量减少环境的影响;
·活动的正规化;
·明确的,但又相互孤立的职能部分;
·通过等级结构来实现协调;
·权力结构是集中的;
·权力来源于职位;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行政文化的世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行政文化的化过程,也就是将基本的行政文化教导或传递给行政职员的过程,是行政人格不断培养和塑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比其它改革环节相比,更具艰难性,由于文化的建立具有迟滞的特点。
8、行政的国际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靠的世界之中。通讯卫星、高音速飞机的发明与广泛,缩短了全球信息活动的时间,跨国的联合使经济走向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在核,国际上的合作和协调已成为最佳的,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全球变成了地球村。尽管世界大同思想的实现仍有一段间隔,但国际一体化确是真实存在和现实。在政治、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闭关封国和自成一统,闭关锁国的时代已一往不复返了。 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内政与外政之分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模糊,且已成为一种过期的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走向国际化已成为政府行政的一个主要变革目标。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国际化作为中国行政改革的一个目标,它的涵意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它意味着:
·开放的观念。开放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得到确立和强化,大胆,鉴戒和吸收一切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建立一种跨越意识形态的合作意识。
(17)
·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国内的环境因素,更要考虑到
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向。
·国际化的制度。政府的各项制度、特别是经济治理的制度与政策,要依据国际的惯例进行变革,加快与国际惯例与制度接轨的过程。
·国际的合作。在政府运作的诸领域,进行国际的协作,这不仅仅限于经济与技术领域,也要扩及社会诸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