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升值?论文(3)
2014-02-04 02:21
导读:二、人民币低估的成本 先说人民币低估的成本吧。最明显的一条上边已经说过,就是低收益的外汇储备大量积累。我们都知道外资不远万里跑到来投资并
二、人民币低估的成本
先说人民币低估的成本吧。最明显的一条上边已经说过,就是低收益的外汇储备大量积累。我们都知道外资不远万里跑到来投资并不是来办慈善事业的,也不象白求恩大夫一样来帮助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他们跑到这里来,是为了赚大钱, 赚在本国赚不到,在其他地方也不容易赚到的大钱的。要是在中国投资的回报率和美国国债差不多,他们可能犯不着远路三千,人生地不熟地跑到这里来。这样一来,我们一面让外资以很高的回报率赚着自己的钱,一面又把自己千辛万苦攒出来的钱以很低的利率投到美国国债上,去支援世界最发达国家人民的建设事业。既然如此,何不自己的钱自己来赚,免劳洋人大驾。此其一。
其实最大的成本可能还不在这里。因为这第二条的道理复杂,先说点题外话。
大致说来,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可以分为两类:可贸易的和不可贸易的。前者的例子如汽车,电视机,衬衫等。后者如房产,道路,桥梁乃至电力等。当然两者之间的区分也不都是这么泾渭分明,一目了然,暂且不表。
为了说清道理,我们就拿衬衫和房产来说吧。衬衫可以贸易,其价格就由国际市场决定,本国的衬衫贵了,就有人从国际上进口衬衫取利,衬衫的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亦然。房产就不同了,贵也罢,便宜也罢,只能认了。没有人会因为非洲的房子便宜就去买一套来,然后打着飞的来中国上班。
如果本国的汇率下降了,或者人为地压低了(就是说低估了),本国的衬衫在国际上就显得很便宜,东西便宜了,买的人就多,买的人多了,本国就要扩大衬衫的生产。然而本国的资源是给定的,就那么多人力,那么多投资,用在生产衬衫上的钱多了,房子只好少盖一点。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贸易部门扩大了,非贸易部门收缩了,前者的扩大以后者的收缩为代价。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回头来说,本国的汇率是被人为压地的,后来压不住了。压不住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说外汇储备积累得太多,让你觉得压汇率的成本太高,或者是票子发得太多,兜不住了,总之是要调整,要升值到一个合理水平。
汇率一升值,衬衫在国际上价格就会提高,从而不吃香了,于是许多衬衫厂只能关门,资源又回头用来盖房子。由于许多资源已经投在衬衫厂了,而衬衫厂又不能或很难直接当房子来住,资源就浪费了。衬衫厂的工人学的是针线活,现在要改做泥瓦匠,转换起来,也不是件容易事。
衬衫厂不赚钱了,银行给它的贷款就成了坏帐,汇率一调整,银行的帐上就鼓出许多坏帐,坏帐损耗了银行的资本,银行就要收缩贷款,这样一来,盖房子也不顺当了。
如果银行怕坏帐暴露出来担责任,或者衬衫厂是市长的小舅子开的,或者厂里的工人不愿意下岗,要闹事,银行就会接着给衬衫厂放款,由于衬衫厂不赚钱,放出的款都成了坏帐,银行的坏帐越来越多;银行给衬衫厂放了款,就没钱给盖房子放款,于是尽管衬衫厂不赚钱,房子还是盖不起来。
谓予不信,说尔乃危言耸听,看看中国国有改革有多难,或看看今天日本的构造改革为何老不见成效,就明白了。远一点的例子,还可以看看经济学家所说的“荷兰病”。此其二。
汇率被压低的时间越长,衬衫厂就建得越多,等到冰冻三尺,调整起来的难度就非常大了,此其三。
三、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从经验观察上看,对于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来说汇率应该有升值的趋向。1950年代的时候日圆对美元的汇率是360,其后三十多年的时间中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到19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结束高增长步入成熟期的时候,其对美元的汇率大约维持在120的水平,三十多年时间中升值达3倍之巨。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推测其中的道理,还是要回到前边衬衫厂和房产的例子。经济要比别人增长得快,就是说衬衫厂要多生产衬衫,泥瓦匠要多盖点房子。办法似乎很简单,不外乎多建几个衬衫厂,多招点针线工。但细究起来恐怕这招不太灵。国际市场上对衬衫的需求就那么大,衬衫做多了卖不出去,价格就要掉下来,价格一下来做衬衫不合算,有部分衬衫厂就得关门;衬衫厂关了门针线工回了家,泥瓦匠的房子也卖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