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升值?论文(6)
2014-02-04 02:21
导读:通货紧缩可不是好招惹的,从洋人的用词上也能看出来,又是幽灵,又是丑陋的脑袋。这玩意儿咋就这么可怕呢?东西便宜一点对小老百姓不是好事吗?美
通货紧缩可不是好招惹的,从洋人的用词上也能看出来,又是幽灵,又是丑陋的脑袋。这玩意儿咋就这么可怕呢?东西便宜一点对小老百姓不是好事吗?美国在19世纪后半期不也经历过通货紧缩吗?
这事说起来还真费劲。先把底牌亮出来吧:通货紧缩总而言之不是个好东西,如果它是由供给的持续扩张带来的,还好应付,如果是由需求的萎缩带来的麻烦就大了。前种情况的例子如19世纪后期美国的情况,后种例子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两方面的情况都让老美摊上了,也难怪他们这阵子对这事挺上心。
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一不留神招上的这只幽灵,看来看去怎么都象从需求的洞里爬出来的,当然供给的洞里也藏着个幽灵,好象还在探头探脑。
通货紧缩这幽灵缠上人以后最大的特点是死不撒手,有点象王八,而且先把你对付它的家伙给卸了,又有点向计算机病毒。怎么这么说呢?
首先,通货紧缩发生了,物价持续下跌。老百姓的心理都是买涨不买跌,看东西便宜了,等着它更便宜,老百姓都不消费了,需求下降,于是衬衫厂只能接着减价,形成恶性循环。再说了,衬衫厂不光砍价,还要砍人。针线工下岗回家没有收入,想消费也没有财路,需求接着萎缩。
衬衫厂又砍人又砍价,是因为东西卖不动不挣钱,于是欠银行的钱成了坏帐。银行坏帐多了不敢贷款,能挣钱的企业贷不到款没法投资,生产做衬衫的设备的企业就没了饭吃,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总体价格下跌等同于利率上升,利率一上升许多贷款就不划算了,于是企业赶紧还银行的钱。企业都还银行的钱,整个中票子就少了,票子一少价格接着往下走,利率相应上升,还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时有人该问了,不是有货币政策吗?让管银行的人提前把利率降下来不就把这条路堵死了吗?问的好!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但问题是利率不管怎么降也不能降成负值,银行顶多不付人利息,就象现在的日圆存款一样。要是老百姓存款银行要倒收钱,老百姓干脆就把钱放家里了,反正现在家家都装着防盗门。再说了,要是银行真把利率降成零甚至是负数,要倒收钱,老百姓一提款,银行也都关门了。
说这么多,只是想说名义利率的下调有它的极限,不是想怎么调就怎么调的。当然贪官污吏,人蛇毒贩存在瑞士银行的黑钱似乎不在此列。
有人又该问了,那为什么老美头一次摊上通货紧缩的时候没怎么伤筋动骨呢?为什么供给扩张导致的通货紧缩要好办呢?这其中的区别关键恐怕是技术快速进步,企业成本下降得很快,利率上升一点还能撑得住,不至于逼到急着还银行贷款的份上,企业能转得动,银行就没那么多坏帐,也能跟着转。小老百姓少花点钱捡点小便宜,造成的似乎不算大。
前头我们搬弄了点数据,说中国出口部门技术进步也很快,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通货紧缩也有供给快速扩张的色彩,那为什么还说需求洞里的幽灵是罪魁祸首呢?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来出口的扩张很大程度是三资企业和民营部门推动的,多数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好象没那么快,还靠银行输液国家出政策拖着。二是银行已经背了很重的坏帐,为了应付未来洋人找上门来的竞争早在急着清理帐目压缩不良贷款了。
为了对付这只走来走去的幽灵,中国的财政政策已经竭其所能了,这一点看看发的那么多国债,看看公职人员的工资单,看看一条条新修的高速路就知道了。
摆了这么多道理,只是说要调整人民币汇率,其结果是损己未必利人,还跟财政政策打架,实在不合算。虽然孔老夫子教导我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他也没有说损己以利人,可也。这毕竟需要一点佛祖舍身饲虎的情怀,我们不是佛祖,眼下还做不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人民币有明显的升值压力,决策者当然很为难,何况国际上还有人危言耸听地给我们泼脏水?但汇率变动关系国家气运,关系万民福祉,得不慎乎?
五、如何确定人民币的合理汇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