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升值?论文(7)
2014-02-04 02:21
导读:嘟嘟囔囔瞎扯了半天,各位也该看烦了,赶紧把最后一个包袱抖出来:怎么办呢?这又分成两件事:怎么调整?调到什么水平? 先说说后一个,调到什么
嘟嘟囔囔瞎扯了半天,各位也该看烦了,赶紧把最后一个包袱抖出来:怎么办呢?这又分成两件事:怎么调整?调到什么水平?
先说说后一个,调到什么水平。这叫做答题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这个问题早开头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冠冕堂皇一点说,其实质是一种决策和
政治选择,跟学家还真不沾边。把汇率调到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的水平,好处是稳当。但如果外资蜂拥流入,我们就得积累外汇储备补贴人家,要破点财,所以可以归结为四个字:破财免灾。
要是把汇率调整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水平呢?人勤劳节俭,储蓄率居世界之最,好象不至于染上好吃懒做的毛病,这样经济增长就会快一点。
这时有人该说了,要是调到这样一个水平,相对于第一种选择,汇率就高估了,这不是要拽出口的后腿吗?要是出口不增长了,技术进步慢了,经济岂不遭殃?
但细究一下,好象没这么悬。还拿衬衫和房子说事。汇率走高了,衬衫不那么赚钱,生产衬衫的资源投入当然就少一点,出口就下来了,这是一层道理。但如果外资流进来了,总的资源量就增加了,建衬衫厂的资源相应也增加了,从而衬衫的出口又会扩大,这又是一层道理。
说白了,汇率决定资源投在衬衫和房产上的比例,现在这个比例下来了,但总资源的盘子扩大了,前者好比三个人分一张小饼,后者好比五个人分一张大饼,哪种可以多分点饼,还真不好说。所以出口不见得就会掉下来,至少没那么严重。(插句学究气的话,这是因为外资流入降低了资本成本,从而又可以降低衬衫的成本,扩大其出口)
再者说了,总资源投入增加了,经济总产出就上去了,就是说把衬衫和房子捆在一起,总量多了。衬衫对老百姓重要,可房子一样重要,咱中国人又不是天生给洋人做衬衫的,即使少做点衬衫,但多盖了房子,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后种选择最大的麻烦在于外资流入的稳定性,要是外资忽然不进来了,汇率维持不住,就会出乱子。君不见东南亚国家借洋人的钱来花,后来洋人说以后不借了,以前借的也要连本带利一并还清,而他们手头一时半刻拿不出那么多现钱,在国际上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也凑不齐,最后转来转去转到黄世仁那里,结果折腾得现在还在喘粗气在家里养病。印尼的苏哈托更惨,连做了几十年的总统位子都给人端了。
当然细说起来这些国家也不简单是借洋人钱的问题,一来借的钱期限都短,又是在国际上游来晃去,飘忽不定的钱,稳定性太差,二是打发银行去借人家的钱,而这些银行都不是善主儿,没把借来的钱管好,最后银行自己先栽进去,整个国家都遭了殃。三是洋人逼债的时候自己理曲气短,矮人半截,给洋人牵着鼻子走。马来西亚好象好一点,理直气壮地给鬼子说,我一时半刻没现钱,以后还你。洋人虚张声势地吓唬了一下,不奏效,好象也没别的办法,没把他们怎么着。中国的外资流入以直接投资为主,要稳定的多,虽然咱们的银行也未必是善主儿,但直接投资不经银行的手,似乎不至于给银行糟蹋了。
再有一层的考虑要稍微扯得远点,但关系也很大。中国人在洋人眼里,有两种形象,一说是肥猪,一说是雄狮。自鸦片战争受辱和五口通商以来,恐怕多数洋人把中国看成肥猪,可以任意宰割,或以武力,或以通商,早就习惯了。
现在的问题是,这头肥猪正在长出雄狮的利爪和尖牙,似乎学会了点孙猴子七十二变的本事。这可不得了,近则亚洲四邻不安,远则环球百夷悚惧,用梁任公的话说是乳虎啸谷,百兽震恐。用洋人的话说是:中国的崛起正在迅速和彻底地改变着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从洋人的角度讲,一来不习惯,不知道这头未来的雄狮会怎么行动,心底里恐怕还是希望中国做肥猪,安心地由他们宰割;中国要真是变成雄狮,挡也挡不住,那也得想办法把它的利爪尖牙给卸了,至少要带上铐子。
中国大学排名 说到这么远的地方只是想说,现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洋人只好与你共舞,同时又琢磨着给你带上铐子;要是中国国际收支出了事,要到国际上借点钱周转一下恐怕是与虎谋皮,到时洋人幸灾乐祸的同时,落井下石还来不及呢,还能借给你钱?要借可能也是鸩酒毒药,借完了中国也只剩做肥猪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