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升值?论文(4)
2014-02-04 02:21
导读:有什么好点的办法呢,看来只有一条,就是降低衬衫的成本,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靠技术进步。衬衫的成本下来了,就可以降低价格多卖几件,衬衫的产
有什么好点的办法呢,看来只有一条,就是降低衬衫的成本,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靠技术进步。衬衫的成本下来了,就可以降低价格多卖几件,衬衫的产量就提高了,房子也好卖了,这是一层道理。就是说,你生产衬衫的成本比别的国家下降的快,你的出口就扩大的快,
一般说来,把生产衬衫的成本降下来,比把盖房子的成本降下来要容易。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不容易说清楚,硬着头皮猜一下,这应该同市场竞争有关系。对于衬衫厂来说,必须面对国内国外所有同行的竞争,其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本下不来,很容易被淘汰掉。一方面竞争压力大,一方面成本高的衬衫厂不断被淘汰,总体上衬衫业的成本就降下来了。房产商的生意似乎没这么难做,搞好了和市长的关系,把王府井的地皮盘下来盖成楼房,不愁卖不出去。王府井被盘走了,别人要竞争只能把房子盖到大兴,但是即便大兴的房子盖的成本低,愿意买的人恐怕也不会太多。这是第二层道理。
有了这两层道理,汇率的趋势就容易说清楚了。衬衫的成本下降的快,出口就增长的快;由于盖房子这行当成本下降的慢,整体经济的增长就被拖下来了,整体经济增长慢,进口增长就慢。一边是出口增长快,一边是进口增长慢,就出现了贸易顺差,汇率就要升值。
聪明人该说了,有了上边的两层道理,说汇率升值根本不用这么费事:衬衫业扩张的快,房子盖的慢,衬衫占整个经济的比重就会上升,但不管比重怎么上升也不会超过1,因为人们终究还是要有房子住,所以必须有一种机制制约衬衫比重的上升和衬衫厂的泛滥,什么机制呢,看来看去只有让汇率升值,让衬衫厂降低成本的努力变成瞎忙活。
这是聪明人的道理,说的当然对,但说出来容易,想起来费事。我们没有那么聪明,所以还是费点笔墨把它说清楚。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说到这里,有的人该说了,且慢,你的说法有毛病:经济增长1%,进口也许就增长5%,这样进口不见的比出口增长慢,汇率也不见的升值,也许还可能是贬值呢?问的似乎有理,但拿聪明人的道理一比划,就看出这是杞人忧天了:从长期来说,如果进口和经济增长维持这么一种关系,进口占经济的比重就会无限上升,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进口还是要老老实实地维持与经济增长同步。
说到这里,不妨插点题外话。物界故老相传,说爱因斯坦是怎么提出相对论的呢?据说他当时问了自己一个:如果用恒定的力加速一个物体,该物体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当时已经知道速度无法超过光速,怎么办呢?看来只有一个办法,让速度高的物体变的具有更大的质量。拿同样的问题用到汇率上,怎么办呢?只有让汇率升值。
上边绕来绕去说了半天,只是说了一个道理,贸易部门技术进步比人家快,汇率就会升值。那中国在1990年代中期以来有没有出现你说的情况呢?经济学家说事总是这也可能,那也可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们不是经济学家,大着胆子说一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确实发生了上边说的变化。有什么根据呢?
简单一点的根据容易找,但不太靠得住:随便去东京的超市里看一看,满眼都是中国制造,1980年代有这事吗?似乎没有。再翻开国外的报纸看一看,字里行间动不动就闻到了中国威胁论的味道,什么威胁了他们呢?似乎不是原子弹,毕竟连印度都造出了原子弹,据说拉登也有这样的计划。威胁他们的,说穿了是中国出口了那么多东西,把他们的饭碗都砸了。
学究气的经济学家该说了,说事得拿出数据来,要量一量算一算才比较靠得住,你说的那些证据都不能做数。好,那么我们就拿出点真家伙来。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先说点这真家伙背后的道道,还是用衬衫来说事。衬衫卖的多,可能是洋人更有钱了,不用管人家这钱是从纳斯达克市场骗来的,还是中国人民支援的,或是他们干活更卖力了,反正是更有钱了。也可能是这些人吃错了药,莫名其妙地更喜欢中国的玩意儿了,当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所不包,折服了他们也没准儿。再有就是中国造的衬衫比别国的便宜,或质量提高了,洋人贪图小便宜,都来买中国货。我们要关心的是:中国的衬衫是不是更便宜了,或质量提高了,引的他们趋之若骛,造成了中国出口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