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升值?论文(8)
2014-02-04 02:21
导读:谓予不信,看看阿根廷借点钱多难,而土耳其和巴西说借就借;亚洲危机的时候泰国为借点钱磨破了嘴跑断了腿都吃力,而火一烧到韩国美国鬼子和国际货
谓予不信,看看阿根廷借点钱多难,而土耳其和巴西说借就借;亚洲危机的时候泰国为借点钱磨破了嘴跑断了腿都吃力,而火一烧到韩国美国鬼子和国际货币基金就先急了。亲疏远近不同,一样的问题两样的遭遇,人心不古啊!
扯了这许多,结论是:一头是破财免灾,一头是借力助跑。前者稳当跑的慢,后者悬乎但跑的快。当然选择不是非此即彼,中间有个过渡带,关键看你愿意担多大风险。中国的外资流入又稳定又没有银行瞎搅和,可以往后者靠一点;但同时中国
国际政治环境欠佳,洋朋友靠不住,又需要往前者靠一点。
中国现在以经济立国,汇率选择关系极大,选好了可倚为柱石托为肱骨,万一选糟了,汇率自己就先造了反,愿决策者明断而慎行。
六、旗帜鲜明地搞点通货膨胀
现在说说最后一个问题:怎么调呢?依我们看只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搞点通货膨胀。话还没写晚,就有人该坐不住了:谁人不知通货膨胀是洪水猛兽,躲还来不及呢你还去招它,这叫什么招?
怎么回答呢?只能说:您老别急,让俺把道理摆一摆您再呵斥我。
通货膨胀当然不是个好东西:下岗工人一个月就二三百块钱还没准领不到手,你还用通货膨胀去掠夺他们,于心何安?家办投资要么盖房子要么做衬衫,关键是哪个更来钱。你现在价格涨来涨去企业家就看不准,万一投错了方向企业家自己玩完,资源也浪费了。这是通货膨胀不好的道理。
实际上有这么可怕吗?经济学家了一番,最后说:通货膨胀的危害主要和高的不稳定类型的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对于温和的通货膨胀而言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是不清楚的。翻译过来就是说:通货膨胀今天30%,明天70%,危害确实大。要是通货膨胀维持在5%的水平,从道理上说也不好,从实际上看又没有明显的证据说它不好。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这下子我就有话说了:中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旗帜鲜明地去搞,也只能是温和型的,危害很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前头已经讲过了:中国的进出口占了经济的半壁河山,这部分商品的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而现在国际价格非常稳定,还有总体下滑的趋势,名义汇率又是稳定的,这部分商品的价格就涨不起来。要涨也只能是房子的价格上一上,就是说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会上升。
非贸易部门的相对价格上去了,资源就转投到了这个部门,而这正好纠正了汇率低估造成的衬衫厂的泛滥。由于通货膨胀是温和的,资源从衬衫厂转到房地产的过程就是逐步发生的,调整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是一层道理。就是说:已经冰冻三尺了,只能用小火慢慢地溶化,急也没有用,反而成本更高。
通货膨胀发生了,实际利率就下降了,甚至成为负值,就是说光贷款不干事也能赚钱,这样企业就愿意投资了。企业投资扩大生产,就要招募工人,下岗工人重新上了岗,树立了开始新生活的信心,收入和下岗补贴比实际是提高了,还扩大了总需求。
企业能转动了,银行的坏帐就下来了,银行就愿意贷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价格都在上升,处理坏帐也不那么费劲了。
这是人家又该问了,通货膨胀了,衬衫生产的成本就要上升,出口不就下来了么?这么说当然不错,但现在国内需求启动起来,可以弥补出口的下降,由于银行和企业都转起来了,经济增长就会提高。
好事者也许会问,你说得这么好听,国际上有这么搞的先例吗?一打听,还真没有。原因是自二战结束以来,主要的经济还没有遇到过通货紧缩的情形,于是没有前例可循。日本这几年算是栽到了通货紧缩的坑里,美国最近好象也在坑边上晃荡,这两个国家都在琢磨用通货膨胀这一招,但要说成功的先例,眼下还真没有,恐怕要等中国去开创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再说一点相关的情形,算是为自己开脱。按理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起了这么个怪名字)也算是世界中央银行圈儿里的龙头大哥了,多少中央银行都唯其马首是瞻。这么个大哥大按说麾下应该是人才济济,不会信口开河(小可没见过世面,不曾到那里朝拜,这么说只是想当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