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综合配套改革各试验区研究热点述评(4)

2016-05-03 01:11
导读:三、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热点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首个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明确目标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

  
  三、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热点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首个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明确目标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首个在不同行政区域同时进行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对这一试验区的研究,多是以成都或重庆单独作为研究对象,对各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条件和意义,与深圳特区和上海、天津试验区的比较,成渝试验区所进行的具体改革实践的介绍和经验总结等。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突出和所辖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在全国比较具有代表性,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因素决定了国家选择在成都和重庆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廖元和,2007)。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是由经济体制改革转向经济社会全面变革的关键承接点,也是国家明确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启动点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阎星,高洁,2007)。
  众多成果从比较的角度对成渝试验区进行研究,其中既有将成渝试验区与深圳特区和上海、天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比较研究,也有将成都和重庆进行比较研究。学者们认为,与深圳等老经济特区相比,成渝试验区的综合配套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内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探索有效途径,改革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廖元和,2007);与上海和天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成渝试验区的改革目标是基本建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的体制机制,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探索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问题,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找到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张克俊,何飞,2007);将同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和重庆相比较,两地除了在经济发展水平、行政体制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存在差别,两地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同。成都要解决和探索的是城区与郊区(县区)、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的城乡统筹发展。而重庆需要解决和探索的则是主城区、郊区、县域的城乡统筹发展,即一个省域范围内(中心)城市与农村,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统筹发展,特别是要解决和探索库区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都市提出了“全域成都”、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发展模式(刘世庆,2007;刘昌用,2008)。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由于成都和重庆在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前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法已经有过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所以对该试验区研究的一个特色是对其前期统筹城乡改革举措经验的总结。有的研究提出,成都市对统筹城乡发展所做的探索,主要是以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个集中”为核心,以完善市场化为动力,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进行推进的。通过这些实践,成都市在化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探索。成都市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主要是通过“三个集中”构建统筹城乡的空间格局,通过完善经济基础发挥统筹城乡的内生动力,通过完善上层建筑为统筹城乡提供保障(阎星,高洁,2007)。针对重庆市的研究认为,重庆市在九龙坡区进行了城乡统筹、城乡就业、城乡交通建设、农民变市民、市政设施的管理以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管理办法等方面的探索。其主要精神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体做法是农民用宅基地交换城市住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社会保障福利。在九龙坡区范围内,有稳定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户和重庆市三峡库区云阳县境内的移民农户,如果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经申请审核,可登记变更农村户口为九龙坡区城市居民户口,同时获得宅基地和承包地方面的一次性补偿,并在城市安置方面获得一定优惠。农民转为市民后的宅基地指标纳入区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退出的承包地由各镇土地流转中心统一登记造册,由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统一管理和经营。虽然重庆市已经在九龙坡区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但这只是一种区域型的改革,不能完全代表重庆试验区的全部,重庆试验区肩负着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探索道路的任务,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还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如何建立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引导资本和技术与土地相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廖元和,2007)。   通过这些探索和实践,学者们认为成都和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包括综合配套改革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全面系统科学规划,重视民生权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发动农民和企业参与等(龙玉平,2007)。在以后的改革探索过程中,成渝试验区还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实际出发,确立自身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抓好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深化重大项目和资源开发体制改革;坚持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重的改革路径;打破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消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金融创新等(刘世庆,2007;刘从政,2007)。
上一篇: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