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配套改革各试验区研究热点述评(7)
2016-05-03 01:11
导读:第二,加强经济理论对试验区改革实践的指导。我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新生事物,综合配套的改革方式也是第一次使用,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配套
第二,加强经济理论对试验区改革实践的指导。我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新生事物,综合配套的改革方式也是第一次使用,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配套改革的具体举措还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综合配套改革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情况下,对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经济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注重将一些理论运用到改革实践的分析中,如运用
区域经济学理论指导试验区内部统筹发展和试验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带动,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指导改革过程中的体制机制创新等。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分区研究的高度和水平,从全局和长远意义上指导地区改革实践。
第三,加强试验区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推广的研究。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特征是先行先试,要形成解决普遍层面问题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广到全国其它地区。从全国的角度看,综合配套改革经验的推广是与试验区改革实践成功同等重要的事情。但目前的研究似乎还很少涉及改革经验的总结及推广的方法、措施和机制等问题。随着各试验区改革实践和成效的显现,就此方面的研究必将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J].开放导报,2006,(2).
[2]李家祥.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价值与阶段特征[J].经济学动态,2007,(1).
[3]杨建文,胡晓鹏.综合配套改革:基于津沪深的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3).
[4]蒋应时.全力开展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推进改革开放[J].宏观经济研究,2007,(3).
大学排名 [5]徐全勇.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与制度创新的战略思考[J].浦东开发,2007,(7).
[6]张仁开,罗良中.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思路和建议[J].城市,2008,(6).
[7]张坤,肖绮芳.滨海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J].城市,2006,(4).
[8]赵修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J].中国改革,2007,(4).
[9]戴学来.试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4).
[10]郝寿义.论综合配套改革的特征、路径与目标[J].开放导报,2007,(12).
[11]陈文玲.津沪深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与障碍——兼论三地的自由港建设[J].开放导报,2007,(4).
[12]李家祥.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理论支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4).
[13]李家祥,张同龙,韦福祥.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地位的意义[J].开放导报,2007,(4).
[14]李家祥.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的发展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M].中国“第三极”战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研究(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5]黄松玲,郭小广.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经济运行机制架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1).
[16]王淑莉.浅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府管理职能定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5).
[17]孟广文.建设东疆保税港区的战略构想与对策[J].
天津大学学报,2007,(4).
[18]李文增.建设东疆保税港区的战略构想与对策[J].港口经济,2006,(6).
[19]国家发改委体改所《经济改革实践追踪课题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调研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2007,(19).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0]廖元和.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与战略思路[J].开放导报,2007,(8).
[21]阎星,高洁.统筹城乡:从探索到试验[J].开放导报,2007,(8).
[22]张克俊,何飞.关于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3]刘世庆.成渝“试验区”建设比较研究——兼论四川推进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