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利用台资效率研究(6)
2017-08-04 04:45
导读: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台农业引资的保障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也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台农业引资的保障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也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台农业引资的保障能力。
(1)以国际航空港和深水组合码头为龙头,以高速公路及铁路为主干,形成“空桥”、“海桥”、“陆桥”密切联系的综合性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着眼于局部“三通”需要,尽快规划建设厦门、福州两个海上直航试点的港口组合队。
(2)要加紧海峡两岸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海峡国际信息中心,以实施“金桥”工程为重点,尽快建成标准化、系统化、开放型的海峡信息网络,实现两岸及国际信息系统联网,建设数据信息流平台和相应信息库,大力组建信息机构,以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4.改善投资软环境,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1)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诚实守信不仅要靠市场经济来调节,也要靠政府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的氛围。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下,只有相互诚信,才能促进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各个地区之间的贸易。为吸引台资而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在条件成熟时应该兑现,政府应该做到“诚实守信”,避免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台商对福建农业的投资,较之优惠政策,更看重投资前景。他们既关心政府的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也看重政府的态度与行为,这就对福建政府改善投资软环境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要身先示范,努力实现优惠政策,以此赢得台商的信任。
(2)制定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由于台商投资福建农业时间早,当时台商农业投资区缺乏有效规划,部分农业企业产业布局不合理,土地的利用率低,土地利用存在一定问题。在目前用地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政府不能简单出台一些土地或是税收的优惠政策,而要重点分析当地的优势资源,改善不利条件,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吸引台资,同时要注意整顿台商农业企业投资区一些开发不合理的现象。随着招商市场越来越规范,各地区的优惠政策趋同,以及投资者的投资态度越来越严谨科学,以降低土地价格、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带来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小。福建政府应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优势,利用产品特色、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等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提高台商投资率和台资利用效率。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提高对台商投资企业的保障力度。在管理和服务上,要建立健全台商投资管理和服务体系,用管理和服务体系来保证工作的质量。福建省政府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台商投资体系,让台商在进行农业投资时能够顺畅,保持投资的有效性。福建政府不仅要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予台商优惠,还应为这些台资农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解决的办法。在福建投资的农业企业大多数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很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这就要求福建的劳动力市场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福建政府因此应该建立劳动力培训体系,为台商投资的农业企业顺利经营提供保障。
5.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业引资水平
农业科技人才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着农业利用外资水平的提高,要解决福建农业台资项目中农业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一靠培养,二靠引进。首先,福建省要加大相关农业科技投入,积极承办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知识学习班或产销班,聘请省内外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教授、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加强农民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及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能力,增强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福建省内农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还要靠引进国内外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福建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地引进台湾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丰富营销管理经验的高素质农民和农业技术专家,让他们充实到福建农业管理人员队伍中,为提高福建农业高效利用台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