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回顾和评述汉代以降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总体(6)

2013-05-17 01:13
导读:或许有好事者会对此心生疑虑:这又如何可能呢?然而,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德国著名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却告诉我们:这

或许有好事者会对此心生疑虑:这又如何可能呢?然而,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德国著名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却告诉我们:这一点丝毫没有问题[41]。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平心静气地借重这样一种平等的对话的话,那么,我们便自然会惊异地发现:过去,尤其是近代以来,多者们在对先秦儒学的总体研究上、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实际操作中,似乎什么也没有做——既没有能真正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精华”、什么才是“糟粕”?当然,也没有能真正做得到取其所当取、去其所当去;而在实际上为他们所真正做到的,今天看来,从总体上说,不过只是摘录几条格言、罗列几对章句;既没有能够深入探究和全面展示出先秦儒学本身所固有的核心价值与根本精神,也没有能够从历史的源头处切实拷问到这一生发的历史渊源、存在与延续的历史轨迹、内部结构的基本情形、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特质以及其对后世乃至今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与深远影响……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最本质也最核心的一系列相关命题。不是吗?——与此同时,这一切,又如何不让人们感到扼腕痛惜、怅恨久之以至于悲喜交加、百感交集呢?这到底又怎么了?无可奉告。

近年来,我们完全可以明显地注意到这样一个似乎并非只是个人性的事件,已故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1930-2004),对此曾语重心长、不无感慨地明确指出:

回想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关于的“道”是唯物论的还是唯心论的争论,这对我们本是一个“虚假性”问题,热闹过一番之后得出了什么结果?结果并未加深对老子的认识,相反地,老子思想的“真义”、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却被遮蔽了、丢失了[42]。

然而,在实际上而为我们所曾“遮蔽”和“丢失”了的,又岂只是老子一个人的思想呢?因此高清海先生的这番话语,便足以成为我们今天反观、反思与反省的一条重要理据。同时,十分不幸的却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却于2004年溘然长逝,轻轻地走了。于是乎,遂使天下之莘莘学子们因此而永诀了这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一代宗师。他的一生是十分不幸的,更不幸的是,像这样一位享誉于国内、外的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大师,在他去世之时,有关部门和方面竟要求媒体不要作报道。但我想,既然他是一位思想大师,既然他生前经历过那么的挫折和磨难,因而在哲学上做出过那么多的伟大贡献,他便不会太在意这些雕虫小技和拙劣伎俩的。作为哲人,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当中,他的确看得太多了、经历得也太多了。惟其如此,他才可能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岁月里,公开发表了“人就是人”这样的铿镪有力、掷地有声的思想话语。的确,人就是人,既不可把他神圣化,也不可把他妖魔化。人就是人,而像高清海先生这样的人,乃是我们这个的良心。

于是乎,我们便不能视而不见,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在黑漆漆的城堡之中慢慢地苏醒了;于是乎,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时至今日,苏醒过后的他们便无不感到遍体鳞伤、痛苦得很,并且在痛定思痛后开始了深沉的反思和自由的遐想;于是乎,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时至今日,愈来愈清醒了的他们便不停地在向自己追问、探索和冥思:到底什么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还是“人的生存与发展”或者其他别的什么东西以及“中国的哲学何以能够得以成立”?于是乎,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时至今日,清醒过后的人们已经开始对已往拘泥和沉湎于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伪问题”或“假问题”中的研究和讨论及由此而取得的所谓研究成果十分反感、厌烦至极;于是乎,时至今日,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所有这一切,已不可能再让他们这些人感恩戴德、深致敬意,寒暄或者客套几句,即使他们迫于某种所谓“学术规范”或者说“山头主义”、“作坊主义”之沉重的压力而勉强为此写上几笔“墓志铭”,他们竟然都会感到无能为力——与其如此,他们倒更愿意抖落尘土、抛却戾气,认祖归宗、追寻史迹,直接地从尧舜或更远的时候说起以期于从根本上彻底走出“成了装饰”、“生活不可捉摸”以及思想与学术的意义和价值都已差不多要双双失落的“无所希冀”、“无所追求”、“无所期待”、不思亦不想的嬉戏、浮躁、相对主义甚至于由多元、多义的相对主义而虚无主义、绝对虚无主义的“新历史主义”或者说是“后现代主义”(post-mordernism)以致于大家从此要毅然决然最终告别革命[43],告别虚假、浮夸和彼岸性的意识形态修辞和话语而谋求承继。

这一切的一切,在本文看来,大概已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也不是什么耸人听闻;当然,更不是什么夸夸其谈或者夸大其辞。它似乎可以说是每每可以见诸于当下现实社会之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的一种具体而真实的思想情形。对此,人们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当然,亦可以充耳不闻。而这一切的一切亦正有如《易经•系辞》中之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不知,大概可以免去不必要的诸多烦恼的。但如果人们都不知也没有任何什么烦恼的话,那么他们又何以知它们是不必要的呢?而且若果真如此,他们又如何能够由此而不断地长大成熟、不断成长为一个“的”?没有人会知道,因为大家似乎也并不关注它。于是乎我们总会看到,人们今天说的话和做的事,比起古人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然而,在本文看来,这一切的一切,似乎也都没有什么;或至少说,其中,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因为,据我们了解,好在从苏格拉底、泰勒斯甚至更早的时代起,原初、原生、原创或真正意义上的所谓“哲学”,其本身大概就不是什么可以用来讲给大多数民众们听的东西而且今后似乎其也同样不可能是;否则,若每个人都像当年少时佣耕的陈涉,怅恨久之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或者,他们都像当年初见秦始皇打自己眼前走过的项羽,也说上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那么,众多无辜的人们又将会因此而重新遭遇到怎样的一种灾难性的命运安排呢?因此,还是对此看得最为真切,言之有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44]。关于这一点,在西方界则被称作“苏格拉底问题”;或者按柏拉图的说法,将其称之为“高贵的谎言”(noble lie)。否则,其结果必将是走火入魔(gone mad),走向少年而非成年的哲人而非政治哲人的孔子和苏格拉底。那大概便不太好办了——不仅对哲人本身,而且对整个城邦的民众。

上一篇:内容提要:站在春秋战国——轴心时代中国思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