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回顾和评述汉代以降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总体(7)

2013-05-17 01:13
导读:其实,这句话,在本文看来,似乎并非必然意味着什么所谓的“愚民政策”;当然,亦似乎不是为了表达什么所谓的“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不是这样

其实,这句话,在本文看来,似乎并非必然意味着什么所谓的“愚民政策”;当然,亦似乎不是为了表达什么所谓的“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不是这样的。对此,康有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民不可使知,故圣人之为治,常有苦心不能语天下之隐焉”[45]。那么,为什么不能“说”、不能“白”、不能“言”呢?曰“言则陷天下于洪水猛兽”,曰“言”则就要变成社会现实,就会“致使亿万京陔寡妇,穷巷惨凄,寒饿交迫,幽怨弥天,而以为美俗”[46]——这亦正有如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之所谓:“蛋和蛋壳都破碎了”——太可怕了,但却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也许康子并不知道柏拉图之所谓“高贵的谎言”的道理,然而,他却深谙“道心惟微”[47]、“大道可安而不可说”[48]等古训,于是乎,最终才要“蒙谤忍垢而不忍白焉”吧。然而,“不忍白” 并不等于不“说”、不“白”,而“微言”也并等于不“言”——其中的问题是,“微言”无疑是已“说”出来的话,只不过是没有大张旗鼓地“说”、明目张胆地“说”而最终使之退藏于密、隐而难明而已[49]。但问题却是,既如此,则孰能知之?不知并非什么不好的事。;



八;

为此,也许我们倒真的需要重新认真而深入地反观、反省与反思一下自近代以来之所谓“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s)以及近、现代以来乃至于当下之仍流行着的所谓“历史主义(historicism)”问题、“彻底历史主义(radical historicism)”问题、“现代性(modernism)”问题及所谓“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问题等等。于是乎,现代现象最终之得以出现,今天看来,本不足以为怪。然而,若果真的总是如此地不“说”、也不“白”的话,那么,长此以往,则恐怕人们最终将由此而永远不会“说”、亦不会“白”矣!若如此,则吾辈安能知之乎?没关系。其实,所谓“无知”,未见得就不是件好事;然而,果真要“知”、要“明”的话,还必须在后面紧跟着一个“哲”字——古语不是说“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吗?汝其念之;否则,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计,那么还是不要游戏人生,不要“玩”好了。怎么活不是一辈子呢?傻吃苶睡、尸位素餐,以老于户牖之下,得享天年,不是也很好吗?那又为什么非要“玩火”不可呢?难道是为刺激而竟不知“玩火自焚”的道理吗?否则,那又何苦如此,思来想去?何苦如此,郁闷彷徨?何苦如此,瞻前顾后以及何苦如此,患得患失?人的一生总是充满着得得失失,这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却仍是,别把自己宝贵生命随便也给丢了。对此,一句俗语说得可谓切中肯綮、不无道理,那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够庸俗吗?然而,非也。有人说,世上有两样东西是最肮脏的,可是每个男人(其实又岂只是男人)都喜欢。那么这两样最肮脏的东西到底又是什么呢?其中,一样是女人的生殖器;而另一样,就是政治。难怪乎马克斯•韦伯要十分明确地提出“以政治为志业”这一思想话题。我们知道,李泽厚先生曾公开承认,他总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去下海经商、去搞——尽管在此方面,他并非他的门生们的业师。但我们在此却鼓励人们去从政——其实,这并非是属于我们的什么独道见解。要知道,早在25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家孔子,便以自己的切身实践,明确地将这一点作为自己兴办私学的根本宗旨;而且他的门生弟子们,也无一不是明确地冲着这一点而不惜背井离乡、不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远万里,特意投奔到他的门下的。对此,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链接到《论语》中所透露出的相关信息,看看在彼处、在和他的弟子们间的一次次生动的对话中,他们到底又是在围绕着什么东西而说话,而且到底在说些什么以及又是怎么说的——这应当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思想话题。论题和篇幅所限,兹不赘述,亦不作深入展开,而只是点点题以引起当下思想界“疗救的注意”:《论语》究竟要算是一部怎样的书?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思想旨趣到底又是怎样的?而且这部著作的名称何以在今天要被读作“”之“伦”而非读作“论辩”之“论”?同时其中所蕴含着的“伦理”与“”之间,到底有否关系?如果说有,那么,这一关系到底又是怎样的?如果说没有,那么这又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原意呢?

总之,知识、真正的知识不应只躺在书斋中以自诩,也不应积淀在文字里面优哉悠哉、作威作福。对古典哲人来说,他们的经典著作并不是留给我们后人借解读与诠释混饭吃的——要知道,他们以及它们总是面向的。因此面对那些经典、大书或之书,我们似乎更应当像舍勒那样,从现代学的角度给予一番知识的考察。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其固有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也才能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心——对古代哲人也对他们所留以示人的经典。若如此,则善莫大焉!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注; 释:

[1]史向前:《传注之学的二重性》,《寻根》2001年第1期。

[2]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的传统》,《经学今诠初编》(《》第22辑)第10页,辽宁出版社,2000年版。

[3]《韩非子•显学》。

[4]《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5][美]乔治•桑塔亚那著、华明译:《诗与哲学:三位哲学诗人卢克莱修、但丁及歌德》第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6]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的传统》第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论语•为政》。

[8]《孟子•滕文公上》。

[9]罗振玉:《古今学术之递变》,《本朝学术源流概略》,民国十九年刊本。

[10]《论语•雍也》。

[11]见《史记•儒林列传》。

[12]《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3]《汉书•董仲舒传》。

[14]《汉书•五行志上》。

[15]王充:《论衡》,黄晖校释卷,第十三。

[1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17]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民国十九年刊本。

[18]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民国十九年刊本。

[19]顾炎武:《日知录》卷一。

[20]应劭:《风俗通义•序》。

[21]吴龙辉:《原始考述》第2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史记•孔子世家》。

[23]金景芳:《知止老人论学》第75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的传统》,《经学今诠初编》第9页。

上一篇:内容提要:站在春秋战国——轴心时代中国思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