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的实验.后现代批评学毕业论文(5)
2014-09-29 01:13
导读:用余华和格非的作品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还比较符合本文的原貌,但以刘震云的两篇小说作佐证却是误入歧途。因为刘震云的作品明显地属于写实主义,最多
用余华和格非的作品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还比较符合本文的原貌,但以刘震云的两篇小说作佐证却是误入歧途。因为刘震云的作品明显地属于写实主义,最多可算现代现实主义,但无法成为后现代主义。那里写的小林被切割不单是要表现自我如何走向死亡的主题,而是要表现现行社会体制如何异化人的本质的思想。支撑作家写作的观念是对自我的维护及对自我的哀挽。因而何言红也有附会之嫌。
在对先锋小说进行系统方面,陈晓明最为细密。他不会漏掉自我死亡的话题,他说:“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大写的人’为中心的新时期的想像关系面临变动的秩序的严峻挑战,这种价值准则的‘合法性’陷入危机”,“所谓‘思想解放运动’、‘人道主义信念’、‘异化’、‘文学是人学’诸如此类,过去一度是神圣的大是大非的,关系到国家存亡,个人升迁的(思想)命题和文学主题,现在变得一钱不值。”“现在写作者不过在那个灰尘朦胧的镜像上随意勾画几笔‘自我’的潦草形象,或者说,他们更乐意去做的事乃是‘逃避自我’,远离自我的中心,所有那些关于‘我’的描写,在先锋派的作品中,都缺乏伟大的历史背景,根本就丧失了连续性……那个‘自我’仅仅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角色,一连串残缺不同的符号”,他“没有历史、没有现实、甚至没有名字”。支持陈晓明作如是判断的是余华。他说“余华是个最绝对的反人文主义者”,“余华的人物(如果还称得上人物的话)无一幸免地被推入阴谋、凶杀、诡计的中心,它们的结果不是失踪就是死亡”。余华的许多实验小说都有后主义倾向,包括对人的绝望。但说余华的所有作品都表达了这一倾向,说“他是个最绝对的反人文主义者”未免过甚其词。和《拍卖第四十一》那样把人写成物的后现代主义作品相比,余华还有很多不像后现代主义的成分。因为从他的许多作品里我们读出了他对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刻意鞭挞,在这一点上他不下于刘震云等新写实主义小说家。还有像《十八岁出门远行》那个年青人的追求,《河边的错误》里马哲击毙疯子的那一枪,《一九八六年》对于民族健忘症的感知都是站在真正人的角度、大写的人的角度展开描写的。从这里表现出的人的意识、对非人性选择的槌击使我们有理由把余华当作一个崇高的人道主义者来看待。大概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人文背景,余华才会在不久之后写出了《细雨与呼喊》、《活着》、《许三现卖血记》等沉实的人生关怀的作品。所以用单一的语言描述余华的创作是对余华精神的删减。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确实如它的播撒者们说的,是一种解构的策略。然而策略并不永远都是一个正面的词汇,有时它是耍弄把戏的同义语,会在诚实者的面前失去信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三、游戏:对先锋小说的解码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艺的产生除了有相应的社会背景而外,还有相应的精神文化背景。这种精神文化背景就是早已形成传统的创造性追求。西方作家艺术家面对前辈的成就往往不是仿制和膜拜。“”在他们心中产生的是焦虑和压迫,他们反弹出来的渴望是摆脱阴影,重造自己的艺术天地。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被新的人看作是不可重复的过去,他们的目标指向超越。发达的生活条件解除了他们的衣食之虑,也保证了他们闲适的创造心境,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琢磨艺术魔方的搭配。当社会现实没有那些重压性搅扰时,艺术家的追求肯定会更多地向形式方面偏斜,所以我们看到了格里耶、博尔赫斯等大量的游戏之作。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作品抽身出来,我们总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们所作的是精神贵族式的优雅的“玩”。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心理积淀(主要是生存焦虑感)不同,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不可能像西方后现代主义作家那样悠然自得地从事艺术游戏,即使玩上一阵,也不会玩得彻底、玩到最后。可惜没有人仔细地辩认两者的区别,还一味地谴责先锋向传统的回归。
写了这么一大堆话,我们并不是要否认中国先锋作家的艺术创造,只是说明中国先锋作家还没有真正进入到西方后现代主义作家那种自由的状态,需要我们以辩证理性的态度来打量他们的文本。事实上由于先锋一代人已没有了前辈那样浓重的生存焦虑感,又赶上八十年代对艺术形式的本体论的强调,因而当他们接触到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时,必然对他们文本的游戏性感到兴趣,在实践操作上对他们的技巧加以移用。可以说在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精神和艺术的两个方面借鉴上,中国的先锋小说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先锋批评家关于它们的艺术揭密也更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