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来说,中西方关系构成了其(6)
2013-08-21 01:08
导读:但比较、影响和中介本身并不是目的,“比较研究”、“影响研究”和“中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所以,简单的确立中国现代
但比较、影响和中介本身并不是目的,“比较研究”、“影响研究”和“中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所以,简单的确立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研究中国文学受西方文学影响的这一事实的逻辑关系和历史过程。但目前的中西文学关系史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品格认识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所有的影响和比较研究似乎就是在证明一个论题:中国现代文学是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文学。这种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定性当然是重要的,但仅有这种定位却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不是确定和证明这一事实,而是从深层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是如何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从而形成现代性文学的。并且,从这样一种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联系的事实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证明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性的文学,至少并不能从深层上证明,因为,这无论如何只是从一个侧面看问题,材料再多也不能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与
中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仅依靠事实是不能把问题从根本上论证清楚的。外国文学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类型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可以说是公论。但外国文学如何影响中国文学?影响到什么程度?影响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实现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界对这些问题却缺乏应有深度的研究。现代文学研究总是千篇一律地考证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一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以及艺术手法的外国文学来源,总是千篇一律地把中国某一作家的某种文学观点和创作现象与外国某一作家的某种文学观点和创作现象作比较研究,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处从而证明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而对过程则缺乏具体的解剖。本质上,不管这种渊源研究和比较研究有多么仔细和具体,对于影响研究来说,它都是粗糙的,都属于外部研究,属于功能研究。外国文学以什么形态和方式进入中国?中外文学如何相遇?是否有冲突?如果有,在什么意义上构成冲突以及冲突的程度和如何冲突?是否有融合?如果有,在什么意义上构成融合以及融合的程度和如何融合?外国文学是否被误译以及如何被误译?是否被误读以及如何被误读?外国文学资源如何被借用?如何被挪用?如何被赋予新的意义?如何转化和生发?现代文学是如何从这种复杂的局面中衍生出来的?这些问题恰恰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也是最重要的课题。但我们却只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是从哪里来的,而不研究是如何来的,以为从西方借鉴而来的,就是西方的,很少研究转化的过程以及这种转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而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作为中介性质的翻译文学中部分地找到答案。所以,中介视角或者中介意识的翻译文学研究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作为西方文学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中介的翻译文学,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一种文学对另一种文学的影响,其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就是说,原语文学不能直接对本土文学发生影响,而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实现。具体于中国近现代来说,翻译文学本质上是中西两种文学和构成文学背景的更为广泛的两种文化知识以及构成文学和文化的更为深层的两种语言体系的交通、互补、契合、融会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以汉语和中国文学的方式对西方文学的阅读和诠释,是西方文学的中国化或者说中国文化本位化。翻译文学反映了站在中国文学的立场上对西方文学的一种理解,这个理解实际上反映了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关系。如何受影响,我们现在没有心理资料,没有直接的过程材料,翻译文学可以做这种资料。通过翻译文学,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文学是如何传播进来的,如何实现影响的,可以看到其中哪些中国性的因素对这种影响具有关键性。
事实上,从迄今为止的中国近现代文学历史来看,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翻译的中介来实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中很多人的
外语程度都非常好,他们有很多人都有国外
留学的经历,很多人同时又是重要的翻译家,还有很多人是双语写作。他们的翻译其实也反映了他们站在汉语和中国文学立场上对外国文学的一种理解,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冲突、矛盾、融合、创造、转化、生发等其实都可以在他们的翻译中找到痕迹。这样,从翻译观、翻译标准、翻译过程和翻译史的角度来研究“外国文学”并进而研究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就具有一种症结性和特别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化以及现代政治、经济一样,走的是学习西方的道路,但是,如何学习西方文学?学习什么与不学习什么?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