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中国自律体制和手段的完善
目前世界各个和地区存在着多种自律模式.使用自律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自律组织的共同特点是自律组织与政府监管机构相分离(尽管总是存在政府对自律组织的监管和授权).一般由业内人士参与其运作.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有者参与。我国自律体制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自律的作用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的传统控制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某些制度和措施不到位有关.例如证券业协会的权力不够,工作方式不透明,公正性和权威性尚有待提高。我国自律机构很容易无所作为或者成为监管机构的分支机构,我国两个证券交易所从规定上看也属于准监管机构,同时又常常有着商业性的动机;而证券业协会的功能则不足。目前,证券交易所虽然章程和相应的规则基本齐备,但仍有待完善和合理化,增加快速灵活的应变规定。另外,严格执行规则更为重要。在目前阶段,由于证券交易所自身商业利益的存在,影响了其自律功能的发挥。证券商的自律在总体上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不少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严,个别公司仅仅由于个别人的违规而对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自律是监管的有益补充,同时.监管又优先于自律,自律只能在法规的许可之内进行。对于我国来讲,一方面要强化自律监管,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自我约束作用,发挥自律组织作为第一道防线的职能;另一方面.由于自律组织监管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利益;中突的影响所以监管机构也要对自律组织保持持续监管,防止自律组织利用其权力损害公众的利益。
3政府实施监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多头监管到统一监管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体制属于集中型监管模式。为了加强这种集中型的有效性并使其充分反映与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管理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应该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在强调政府监管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强化自律监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要处理好证监会、交易所和中介机构的监管角色及之间的关系,明确交易所在审核中的作用和在管理证券市场的职责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赋予中介机构协助监管的责任。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应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正规制度安排所容纳的监管规则的实施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行动为重心,并重视发挥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作用,使其切实担负起行业自律管理组织的职能。第二,加强管理向法制化管理方式的转化。目前.中央和地方对证券市场的管理,仍然带有计划体制下的行政管理色彩,法律手段的监管作用有所弱化。相关法律的某些条款界定含糊,可操作性不强,执法不严的情况也较为突出,以至使违规收益大大高于违规。因此,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必须抛弃计划手段弱化行政手段、减少行政环节,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将证券市场全面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中国证券监管的发展方向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监管资本市场采用的是传统的行政化思路,依据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监管理论中的利益论,即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正、不公平和无效率或低效率做法的一种回应。监管被看成是政府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的手段,如果不实施监管,那么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就可能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或低效率以及收人分配的不公平甚至不稳定。因此.以利弊得失为基础,中国设计了证券监管理论和安排了证券监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