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劳动关系构建(4)
2016-02-19 01:02
导读:第二,进步工会的地位,强化工会维权的职能。在组织结构上,细分区域工会,强化行业工会。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工会在经济上严重依靠企业(资方),在
第二,进步工会的地位,强化工会维权的职能。在组织结构上,细分区域工会,强化行业工会。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工会在经济上严重依靠企业(资方),在身份上对企业有严重的从属性。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企业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利方面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而区域工会或行业工会,由于在职员编制、经费等关键方面不隶属于企业,在协调劳动者和资方的关系,解决矛盾方面会更具有意识上的超然性和地位上的权威性。行业工会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广泛建立。行业工会具有产业特征明显、群体利益诉求一致的特点,尤其在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基准等题目上具有较为专业的知识。而且,行业工会的建立也与现在建立行业协会行使一些过往由政府行使权利的大背景是相一致。
第三,进一步完善司法救济机制。目前,我国对于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行政和司法(包括劳动争议仲裁)两方面,具体体现在行政部分的
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仲裁部分的劳动仲裁以及人民法院的劳动争议诉讼等方面。但随着失业率的进步,劳资矛盾的加剧,这些途径的缺陷也有所暴露。为适应建设***社会的需要,有必要突破原有的“劳动监察——劳动仲裁——诉讼”的框架,进行机制的模式创新,使其真正焕发活力。例如:可以把调解机制作为处理个别劳动争议的主渠道,以最低本钱、最高效率和最小的影响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形成以专业调解为主导、区域性调解等社会调解共同参与的调解制度,更好地发挥调解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arcus H Sandver. Labor Relations:Proces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M].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7.
[2]R.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崔生祥,信卫平.从不均衡走向均衡—构建***的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0).
[4]谢小平,王忠民.利益冲突的制度分析[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徐伟,王仲孝.经济转型期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特点及趋势[J].贸易时代,2006,(10).
[6]吴碧华.组织变革下的劳动关系治理[J].中国劳动,2006,(6).
[7]吕景春.***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J].经济学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