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及制度突破

2016-07-27 01:0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及制度突破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制约着其生存与发展,而民间金融正当化是解决这一题目的制度突破。从经验层面分析,民间金融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减轻贸易银行资金供给压力、分散银行信贷风险等上风。理论上,民间金融的存在可视为金融市场的一种“金融分工”。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题目,对民间金融进行制度性突破,使其正当化为金融市场的自然组成部分,应该是一种可考虑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金融;制度突破
  
  一、引言
  
  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新制度的实施,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2007年上半年开始,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央行上调存款预备金率lO次,加息6次)。在货币紧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的贷款本钱进步,且从银行渠道获取贷款的难度增加。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中小企业需要和员工签订正式协议,并承担员工的保险等多项用度,直接的劳动力本钱上涨,明显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并轨后,部分中小企业的税收本钱(服从本钱)增加;再加上原材料价格进步、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题目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凸显出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目,不仅关乎微观经济体的运行质量,也关系到就业、国民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在自由竞争理论指导下,进行新的融资制度创新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困境
  
  1.依靠资本积累的内源性融资方式背离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融资规律。从国外经验看,中小企业的负债水平通常高于大型企业,但我国实际情况却相反。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金融动力主要为内源性融资,通过正规融资渠道获取外源性融资的金融支持较少。以2007年为例。2007年,我国国有经济产业总产值和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比29.54%和34.15%,但占有的债务资金(非自有资金)却多达44.04%;而非公有制经济对产业总产值和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分别为70.46%和65.85%,但外源融资只有55.96%,其中规模以上私营产业企业的产业总产值和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21%和22.54%,获得正式的外源融资只有15.34%。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事实上,我国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主要由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或来自亲戚朋友的借款。在企业成长讨程中需要追加扩张投资时,也是大量依靠内部渠道。而美国中小企业自筹资金一般在60%左右,欧洲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的这一数据为50%左右。由于内源性融资需要一定的积累期,中小企业往往丧失时间价值、增加机会本钱。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内源性融资取得金融支持的方式,实际上背离了现代企业成长的规律,将使其在固定资产的投进、技术的创新及扩大再生产上受到制约,甚至导致生存危机。
  2.间接融资市场制度匮乏限制了中小企业利用信贷的可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为银行贷款,但因贷款规模小,制度模糊,在评估信贷风险和治理执行机制方面的固定本钱极高。所以,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本钱高、利润低。在贷款规模有限的情况下,银行就会尽量将贷款放给资质良好和需要大额贷款的大型国企,导致中小企业贷款份额与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很不协调。占有关方面统计,占企业总量O.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余额,而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将近70%、在GDP中占比65%的民营企业,能够从包括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比例却不到18%。特别是在对中小企业经营、生存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短期贷款方面面临的困难尤为突出。相关数据显示,过往的3年间,固然全国信贷总量在增加,但是民营企业得到的贷款占比却一直在缩小。2005年民营企业在全国短期贷款中的比例大约为11%,2006年下降到9%,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还未出来,但可以预见是继续下降的。
上一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分析 下一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