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对策(4)
2016-11-13 01:10
导读:4.建立健全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中介机构和风险防范系统。 (1)考虑到对外投资风险具有不可猜测性和不可抗御性,政府应尽快建立
4.建立健全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中介机构和风险防范系统。
(1)考虑到对外投资风险具有不可猜测性和不可抗御性,政府应尽快建立国家级的国际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系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政治、汇率、罢工、法律、恐怖主义、战争等风险的预警服务,一旦发生风险,应发挥国家影响力,为陷于巨大国际市场风险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一定政治、经济、法律、道义上的支持与援助。同时,加快与各国签订诸如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司法协助协定、经济合作协定、贸易投资协定、社会保险协定等政府间协定,多方位、多角度地保护和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2)鉴于多数民营企业缺乏了解和把握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经济等投资环境的跨国经营信息渠道,政府应建立具有高效的信息收集、加工及传输功能的全球性信息资料研究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比较全面、及时、正确、系统的国际市场环境资料和权威的咨询服务。与此同时,还应组建为民营企业进进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渠道作用,为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投资地区及项目等相关信息和中介、指导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视治理委员会.2005中国经济贸易年鉴[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Johanson, J. & J. E. Vahln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s -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ommitment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7,8(2):23-32.
大学排名
[3] Johanson, J. & J. E. Vahln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Four Swedish Cas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75,12(3):305-322.
[4]Johanson, J. & J. E. Vahlne: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0,7(4):11-24.
[5] 刘迎秋,等.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分析[J]. 财贸经济,2004,(10).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加进WTO使民营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国际竞争,但同时,这无疑也是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个尽好机遇。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题目及其动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043-03
[作者简介] 房昌琳,
深圳大学治理学院讲师,治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治理。(广东 深圳 518060)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全面履行加进WTO的承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成为实施“走出往”战略的重要气力。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其存在的题目,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1.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迅速。我国拥有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其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产品的直接出口贸易来实现的,而大部分没有取得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则依附于一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国有外贸公司来实现其出口贸易。此外,诸如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契约合作生产、国际加工与装配贸易、工程承包等方式也逐渐在民营企业中日益盛行。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有70%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至2004年底,上规模民营企业2119家,其中出口生产企业989家,占46.67%;在国外建厂的企业62家,占2.93%;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47家,占2.22%。全年实现出口总额339.49亿美元,比2001年的86.20亿美元增长了70%多,年均增长达24%。目前,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但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进行产品竞争,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